1. 简单百科
  2. 大慈寺

大慈寺

大慈寺,位于大理市喜洲古镇南约250米处的寺上村,因早年用绿琉璃瓦建盖,故又名为绿瓦寺。

大慈寺囊括了释、儒、道三教,加之相邻的红山本主庙——中央皇帝神宫,大慈寺一带成为了完整的白族宗教建筑集中地。

历史沿革

据《大理府志》(康熙版)载,大慈寺为天宝时期建设,是一座千年古刹。其鼎盛时期曾有过占地百余亩的宏大建筑群,是南诏王异牟寻定都喜洲镇时的圣迹。现占地约20亩,有一进四院。

寺庙布局

大慈寺坐北朝南,其布局充分体现了释 、儒(白族奉其为教)、道三教合流的特征,结构十分紧凑。

第一院为佛教,正殿宏阔,长约25米、宽约12米、高约15米,塑观世音文殊菩萨普贤像,俗称大姐骑狮,二姐骑象,三姐(观音)坐莲花。寺名即取观音大慈大悲,普度众生之意。大理白族自治州古称鹤拓、妙香国。相传观音开辟了大理坝子,使人民安居乐业,治服了残害百姓的妖魔罗刹,还化为老媼 ,负一块万斤巨石吓退了入侵之敌,保全了大理。因此,白族人十分崇奉观音,该寺体现了这一文化特点。

第二院是道教,其玉皇阁分三层,高约25米,形似昆明大观楼,规模更大。一层塑王母娘娘,二层塑玉皇大帝,顶层塑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二层楼阁上,曾悬挂着明代大书法家董其昌亲笔书写的“饮光法会”匾额;第三层悬挂有本地文人张范臣的“尊无二上”匾额一块。登临高楼凭窗远眺,大理坝子一览无余,苍洱大观尽收眼底。

第三、四院是魁阁和儒教的奇观堂。按白族说法:孔圣主文、魁神主笔。中举与否,还是魁神说了算。魁阁不大而古色古香,上刻“文明”二字,每字约1.5米见方,苍劲有力,有王羲之遗风。奇观堂则是喜洲的孔子庙,内供孔子及弟子牌位。

景色特点

大慈寺保存了一大批元、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玉皇阁、魁阁、观音殿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其中玉皇阁是白族建筑的珍品。大慈寺又是喜洲历史上的文化中心,以殿宇众多、松柏森森、花气袭人、幽静安宁著称,适合休闲游览。

参考资料

千年古刹大慈寺.搜狐网.2024-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