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延庆
丁延庆,男,毕业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是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总供给与总需求等。
1990年代末,丁延庆以秘书身份进入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合作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援助项目。2005年,丁延庆担任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挂职)。2009年,丁延庆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一职。2018年5月31日,丁延庆出席斯民教育发布会。2020年,丁延庆的论文《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发表。2023年10月,丁延庆出席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英才教育论坛。次年6月,丁延庆出席中国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课题研讨会,并发表演讲。
丁延庆的《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在2000年12月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丁延庆先后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2001年至2005年,丁延庆就读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获哲学博士学位(教育经济学)。
工作经历
1990年代末,丁延庆在硕士毕业后留在北京大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所工作,以秘书身份进入中国政府和世界银行合作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援助项目。
2000年12月,丁延庆的《关于扩大高等教育规模对短期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报告》获得北京市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丁延庆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博士毕业回到中国,担任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挂职),推动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
2007年,丁延庆不再担任云南省昆明市教育局副局长一职,随后从2009年开始担任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2018年5月31日,丁延庆出席在北京举行的斯民教育发布会。2020年,丁延庆的论文《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在《当代教育与文化》上发表。
2023年4月23日,丁延庆受邀出席由浦发银行长沙分行冠名的金鹰之声“名师大讲堂”2023年高考志愿填报及生涯规划教育讲座。在讲堂活动中,丁延庆讲解了高考志愿填报的“四大策略”。同年10月13日,丁延庆出席普通高中内涵发展暨重庆市第八中学校“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英才教育论坛。在论坛上,他以《关于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从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的角度》为题,从中国教育中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了教育研究中的学习模式、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学习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2024年1月9日,丁延庆出席由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举办的2024年第3期(总第20期)青年学者系列讲座。同年6月2日,丁延庆出席在北京举办的中国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课题研讨会。在研讨会的主旨演讲环节,丁延庆发表了题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关于学习模式和学习方法》的演讲。
研究领域
丁延庆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教育资源配置的公平与效率、中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经费总供给与总需求、公共教育经费的统计口径、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保障机制等,专业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学、教育财政学、农村义务教育。
主要作品
科研项目
人才培养
丁延庆所授课程为教育研究过程与方法、教育经济学。
人物言论
2024年7月,丁延庆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公布新增的24种本科专业,多所高校进行试点招生,74.7%的受访考生表示如果有机会愿意选择新增专业一事表示:“新专业是基于高等教育发展、产业与劳动力市场需求等开设的,高考生需要全面了解新专业的内涵,尽量查找权威的信源,不能望文生义。”
个人生活
丁延庆已婚,妻子毕业于北京大学,两人育有一女儿。
获得荣誉
相关事件
让农村学生上更好的大学
2015年,丁延庆所在的北京大学团队获得的一组宁夏回族自治区高考志愿数据。丁延庆先简单地把这组数据归为两类: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结果让他发现,农村学生在志愿填报上吃了亏,理科一本线以上,录到同校同专业,农村学生的分数要比城市学生高17分。更重要的是农村学生的滑档率比城市学生高很多,这意味着,分数超过一本线的农村学生,更可能被录到二本,甚至专科。对于是“什么让农村孩子吃了亏?”这一问题,丁延庆认为是信息差,和掌握更多资源的城市孩子相比,农村孩子孤立无援,以至于“浪费”了自己多考的分数。于是丁延庆产生一个乐观的想法,那就是“只需要轻轻地推他们一把,农村学生就能用好自己的领先优势”。因此,丁延庆召集自己的学生们,包括已经在美国读博的叶晓阳,打算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开始,用10年时间给100万考生提供辅导。大家给项目想了一个洋溢着教育理想的名字:The Bright Future of China。他们希望能照亮100万个中国县乡家庭的暗淡,这个项目随后的中文名为“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但这个准备再造中国教育的项目,在2020年结束了。
吐槽“学渣”女儿
2021年5月,丁延庆一段吐槽女儿的视频登上网络热搜。在视频中,丁延庆表示:“在给女儿辅导作业时总会有一种无力感,有时甚至忍不住发火。可看着孩子满脸的不解和委屈,又觉得自责孩子确实努力了,学成这个样子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从一开始的恨铁不成钢到后来的怀疑人生,最后心如止水。”丁延庆还表示:“每天放学都让女儿强制学习补课,虽然逐渐能跟上,但发现她并不开心,因此决定放弃高压强制,希望孩子能发现其他方面的优势,成为有用之才。”
参考资料
丁延庆.北京大学教育学院.2024-11-15
丁延庆.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24-11-15
“我们都有光明的未来”:一群北大师生的教育实验.新浪微博.2024-11-15
大学教师的社会责任.万方数据.2024-11-15
携手培养新时代卓越人才!重庆八中“四个教育”实践探索研讨·英才教育论坛举行.华龙网.2024-11-15
2024年全国中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课题研讨会北京大学博雅酒店圆满举办.极目新闻.2024-11-15
浦发银行长沙分行举办2023年高考志愿及生涯规划主题讲座.红网.2024-11-15
精彩回顾:青年学者系列讲座第20期.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2024-11-15
"双一流"建设动态调整对高校生源质量的影响.万方数据.2024-11-15
新高考投档方式对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万方数据.2024-11-15
新高考投档方式对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万方数据.2024-11-15
新高考录取机制改革对本科录取匹配质量的影响.万方数据.2024-11-15
更名能否提升本科高校的生源质量.万方数据.2024-11-15
"双一流"建设对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影响.万方数据.2024-11-15
信息干预对高考志愿专业选择的影响.万方数据.2024-11-15
高校扩招中的高等教育分层及入学机会分配.万方数据.2024-11-15
高考复读有用吗?——基于断点回归的因果推断.万方数据.2024-11-15
高校扩招过程中毕业生初职及薪酬影响因素研究.万方数据.2024-11-15
义务教育“区域一体化”制度的探析.万方数据.2024-11-15
普通高中学生择校的因果效应.万方数据.2024-11-15
我国生均教育经费差异性分析的方法及应用评介.万方数据.2024-11-15
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成效、问题与对策.万方数据.2024-11-15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改革效果初探.万方数据.2024-11-15
中国民族自治地区和非民族自治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支出分析.万方数据.2024-11-15
从教育与社会分层和流动的关系看我国教育政策中的公平问题.万方数据.2024-11-15
中国义务教育资源利用及配置不均衡研究.万方数据.2024-11-15
如果有机会你会选择新增专业吗.新浪微博.2024-11-15
北大教授吐槽“学渣”女儿!网友:人间真实…….环球网.2024-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