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昌马涧桥
都昌马涧桥是都昌镇的地标建筑。
历史沿革
据《都昌县志》清同治版记载,元延年祐间李善庆捐资金建都昌马涧桥,后历经多次损毁与重修,如桥损亭废后李平山创建亭宇,李笑山、李昌虎、李昌恭、李道英集资修建,乾隆癸丑年众姓重修,咸丰二年县人五品顶戴李春晖等倡议再次重修。
1940年5月,都昌马涧桥被日本侵略军占领,其楼亭被烧毁,后当地人集资修缮。1994年,离休老干部李树深回来时,桥亭残破,他向县委县政府倡议重修了桥亭部分。
外观结构
都昌马涧桥为石质单孔拱桥,桥长22米,宽6米,高10余米,桥亭合一。桥上廊亭分为二层,既是遮风避雨之处,又是寺庙(明德寺),室内供奉如来佛祖、送子观音、关羽、财神等神佛,亭子外侧刻有重修马涧桥记、马涧桥、明德寺、重修佛像记等碑牌及重修赞助榜。
主要影响
都昌马涧桥连通东西交通,使来往行人增多,带动当地经济繁荣发展,其下河流取名马涧港,桥西侧形成古老集镇马涧桥街,村庄也因此命名为马涧桥村。
参考资料
【转载】风雨沧桑马涧桥.都昌县人民政府.2024-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