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
北京大学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始建于1955年,培养了第一批程序设计专业人员。
正文
早在1955年北京大学就建立了计算数学专业,培养了我国第一批程序设计专业人员。1978年成立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并开始招收第一届计算机软件和计算机科学理论的硕士研究生。1982年王选教授开创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研究建立了计算机应用技术学科。1984年获计算机软件博士学位授予权,1985年获计算机科学理论博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成为国内首批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2001年以100%的支持率被评为全国重点学科。2002年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与电子学系、微电子学院和北大信息中心联合成立了北京大学最大的学院 -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院拥有包括多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973和863专家在内的教师340余人,每年科研经费上亿元,各项研究成果一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北京大学非常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于1963年,在全国高校范围内率先成立了计算中心。此后中心多次被评为北京市及国家先进实验室,1998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视察了北京大学计算中心。
2000年7月,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普及与发展, 北京大学规定所有本科生必须修满两学期以上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并将该系列课程列为本科生主干基础课进行重点建设。学校出于计算机教学统筹规划与建设的考虑,将原北京大学计算中心教学实验室、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软件实验教学实验室和北大-IBM联合实验室整合为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由计算机科学技术系统一组织授课。
2002年信息学院成立后,大力推行本科生进实验室实习的工作。包括计算机系微处理器研究中心、软件工程研究中心、计算机网络研究中心、数据库研究中心、计算机语言所、人工智能研究中心等纷纷成为本科生科研实习的重要基地,该类实习中心命名为创新实验室。2004年,在学校教务部的支持下,中心成立新的ACM竞赛实验室,用于培养对竞赛感兴趣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培训。2006年初,由总政治部武器装备部投资,中心创建了国防生实验室。
随着计算机学科的发展,通过整合融合多个学科领域的教学资源,计算机实验教学中心已经初步建成为一个包含六个计算机教学实验室服务全校本科生的全校最大的实验教学中心。中心包括大型基础实验室(含基础电路实验室、微机原理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智能处理与分析实验室和文理工医实验室)、软件实验室、IBM实验室、ACM竞赛实验室、国防生实验室和创新实验室等六类专门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