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浙派篆刻

浙派篆刻

浙派篆刻,亦称“浙江省印派”,是中国篆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由丁敬清代乾隆于浙江钱塘(今杭州市)创立。浙派篆刻风格古拙质朴,苍劲雄浑,以其独特的刀法和对秦汉书法篆刻的继承与发展而著称。浙派篆刻对中国乃至日本韩国的印章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重大影响,其影响力在篆刻史上绵延二百多年。

简介

浙派篆刻的创始人丁敬,不仅是浙江钱塘人,也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艺术家。他在篆刻艺术上远承何震,近接程邃,博采众长,不拘泥于一家之言。丁敬在治印上宗秦汉,常参以隶意,尤其讲究刀法,善用切刀表达笔意,其作品方中有圆,古拙质朴,苍劲质朴,别具一格。

丁敬之后,浙派篆刻艺术得到了蒋仁黄易奚冈陈豫钟陈鸿寿赵之琛钱松等艺术家的继承和发扬,他们均系杭州市人,故又称“西泠八家”。这些艺术家继承了丁敬的艺术风格和刀法,使浙派篆刻艺术更加丰富多彩。

晚清时期,赵之谦以其精湛的书画和篆刻技艺,在近代篆刻史上产生了巨大影响。赵之谦曾出入浙、皖两派,取法古代镜铭、钱币、碑版文字入印,并首创阳文入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被人们誉为“新浙派”。

浙派篆刻不仅在中国篆刻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力也扩展到了日本韩国的印章艺术。浙派篆刻的艺术成就和深远影响,使其成为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瑰宝。

发展

“晚清赵之谦,精于书画,尤擅篆刻,自云:‘生平艺事皆天分高于人力,惟治印则天五人五,勇然。’在近代篆刻史上产生过很大影响,赵姓曾出入浙、皖两派,并取古代镜铭、钱币、碑版文字入印。又首创阳文入款。自成风格,人目之为‘新浙派’。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