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杨果

杨果

杨果,女,祖籍湖南长沙,生于湖北武汉。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武汉大学历史系(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湖北炎黄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出版著作《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江汉平原》(合著)等,发表论文数十篇。承担的重要科研项目有“宋元以来长江中游地区垸田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宋代妇女史研究”2项。

人物经历

1968年下乡插队至京山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历史系,先后获历史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1996~1997年任哈佛大学访问学者,2006年在法国国家科学中心作访问研究。1985年至今担任武汉大学历史系(学院)中国古代史专业教师,承担“中国古代史”等课程的教学。现任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授委员会主任,兼任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史学会理事、湖北炎黄文化研究常务理事、武汉大学妇女与性别研究中心副主任。获国务院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

主要成就

承担教学

1、指导本科生毕业论文,12人12篇。

2、指导本科生学年论文,10人20篇。

3、指导本科生科研项目,3项。

实践教学在考古工地。

教研课题

1、武汉大学教改基金重点项目“中国通史?宋元明清史CAI课件的研究与制作”,武汉大学,2001~2003。

2、武汉大学校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通史(二)”,武汉大学,2004~2006。

3、湖北省省级精品课程建设项目“中国古代史”,湖北省教育厅,2009~2011。

研究论文

发表的教学研究论文(含教材编撰)

1、将性别视角引入中国古代史教学,《武汉大学教育研究》2009年第1期。

2、正确界定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关于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一点思考,《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论文汇编》,2003年5月。

3、史林耆英、师道楷模,《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2年第2期。

4、国家“十五”规划教材《中国历史典籍导读》,撰写其中宋辽金部分,高教社2007年。

5、教育部高校教材《中国通史教程》,撰写其中宋辽夏金部分,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稿,即出。

学术课题

南宋至清前期江汉平原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

宋元以来长江中游地区垸田的开发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宋代妇女史研究。

历史时期长江中游地区人类活动与环境变迁。

唐宋社会变迁综合研究。

学术表彰

武汉大学第十届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武汉大学,2005年。

(《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

法兰西学院访问研究。

主要著作

《中国翰林制度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7月。

《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1年4月。

《中国俸禄制度史》(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

《经济开发与环境变迁研究:宋元明清时期的江汉平原》(合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宋辽金史论稿》,商务印书馆2010年8月。

主要论文

《论北宋的冗官及其与积贫积弱的关系》,《学习与研究》1982年第3期。

《简论唐代的翰林学士》,《争鸣》1985年第2期。

《宋翰林学士人员结构考述》,《武汉大学学报》(社科版)1988年第6期。

《翰林学士与宋代政治初探》,《宋史研究论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1989年。

《两宋外制官考述》,邓广铭漆侠主编《中日宋史研讨会中方论文选编》,河北大学出版社1991年。

《唐宋时期诏令文书的主要类型》,《文史杂志》2000年第2期。

《近百年宋代中枢秘书制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中国史研究动态》2003年第9期。

《辽代的翰林院与翰林学士》,《学习与探索》2000年第1期。

《金代翰林与政治》,《北方文物》199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1995年第1期转载。

《古代翰林制度及其对封建文化的影响》,《光明日报》(史林版)1999年2月12日。

《简论中国古代翰林制度及其与封建政治的关系》,《社会科学辑刊》1999年第6期。

《辽金俸禄制度研究》,(台)《大陆杂志》1997年第5期。

《元枢密院制度述略》,《蒙古史研究》(第3辑)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89年。

《\u003c入蜀记\u003e所见南宋湖北人文地理》,《江汉论坛》1998年第2期。

《宋代江汉平原城镇的发展及其地理初探》,《武汉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6期。

《北宋主户与客户的地理分布-以今湖北地区为例》,湖北大学学报199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1999年1期转载。

《唐五代至北宋江陵长江堤防考》,《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9年第2期。

《〈吴船录〉对湖北历史地理研究的价值》,《江汉考古》1999年第2期。

《宋代荆江堤防的历史考察》《中国史研究》1999年第4期。

《宋代的鄂州南草市》《江汉论坛》1999年第12期。

《宋代的沙头市与南草市-江汉平原市镇的个案分析》,《宋史研究论文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

《南宋江汉平原“百里荒”考辨》,《中国经济史研究》2000年第1期。

《宋代洞庭湖平原市镇的发展及其地理考察》,《求索》2000年第1期。

《北宋湘西寨的兴替及其与区域开发的关系》,《漆侠先生纪念文集河北教育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

《宋代江汉平原水陆交通的发展及其对经济开发的影响》,《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版)2003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3年第5期转载。

《宋元江汉平原的洪涝灾害及其成因、影响初探》,《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

《宋代江夏地区制瓷业的兴衰及其原因探析—以考古资料为中心》,《江汉考古》2005年第3期。

《宋元时期江汉-洞庭平原聚落的变迁及其环境因素》,《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第2期转载。

《宋代鄂州城市布局研究》,(韩国)《中国史研究》第40辑,2006年2月。

《宋诗所见江汉平原农村日常生活》,《石泉先生九十诞辰纪念文集》湖北人民出版社2007年5月 《宋代后妃参政述评》,《江汉论坛》1994年第4期。

《宋代“才女”现象初探》,《国际宋史研讨会论文集》2002年7月。

《唐宋妇女史研究的突破与深化》,《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第4期。

《宋人墓志所见女性形象解读》,(台)《东吴历史学报》第11期,2004年6月。

《从唐宋性越轨法律看女性人身权益的演变》,《中国史研究》2006年第1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6年3期“论著精华”摘要,人大复印资料2006年2期转载。

《墓志所见金代士族女性形象》,《10~13世纪中国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11月。

《宋仁宗郭皇后被废案探议》,《史学集刊》2008年第1期。

《宋代女性史自杀原因初探》,《兰州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5期。

《宋代妇女史研究三十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10月。

出版图书

获得荣誉

国务院颁发的“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称号,2004

湖北省师德先进个人,2000。

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2003、2005。

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2005、2007。

论文《金代翰林与政治》,中国辽金史学会优秀论文二等奖,1997。

专著《宋代两湖平原地理研究》,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奖,2002。

论文《宋代两湖平原市镇与堤防的考察》,湖北省优秀博士论文,2000。

获武汉大学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1997、2005)、优秀教学论文奖(2002)、精品课程(2006)、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2002)、优秀研究生教学奖(2006)、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2005)等多项。

教学表彰

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授予单位:湖北省教育厅,署名次序:1,时间:2005。

湖北省优秀学士论文指导教师,授予单位:湖北省教育厅,署名次序:1,时间:2007。

湖北省优秀硕士论文指导教师,授予单位:湖北省教育厅,署名次序:1,时间:2005。

武汉大学本科教学优秀质量奖,授予单位:武汉大学,署名次序:1,时间:2005。

省级精品课程(中国古代史),授予单位:湖北省教育厅,署名次序:1,时间:2009。

参考资料

宋辽金史论稿.豆瓣.202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