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万固寺

万固寺

万固寺(原名:繇哉寺),是创建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的古建筑,位于永济市蒲州镇古辛庄胜利庄自然村南300米处,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国家AA级旅游景区,被誉为中条第一禅林。

万固寺坐东朝西,依山势而建。万固寺原中轴线自西向东建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药师洞、水陆殿、多宝琉璃塔、无量殿、藏经阁等,南侧原有万固别院、东西僧院、罗汉殿。仅存药师洞、多宝佛塔、无量殿,其余皆成遗址。原山门建于中轴线偏东,已改建为天王殿。万固寺内保存有宋、金、元、明、清历代碑刻21通,毗卢阁水陆石刻4方。万固寺曾遭兵火焚毁,隋朝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

唐大中八年(854年),万固寺重建。宋代,万固寺为河东名刹。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万固寺毁于地震。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万固寺重修,历时48年。明洪武年间,又把石佛寺、竹溪寺、平陆县沉底村度门寺并入万固寺。1965年5月24日,原万固寺遗址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山西省文物局以晋文物函﹝1996﹞56号文件批复同意,将万固寺作为全省文物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的试点,决定成立万固寺文物管理所,负责万固寺的维修和管理。2019年10月,万固寺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固寺现存为明代建筑风格,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

命名

万固寺曾遭兵火焚毁,隋朝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

历史沿革

北魏明帝正光二年(公元521年),敕赐额“太和六院,万固则首”。万固寺(原名:繇哉寺)创建于北魏正光三年(522年)。万固寺曾遭兵火焚毁,隋代复修,更名为万固寺,取“万年固”之意。

唐大中八年(854年),万固寺重建。宋代,万固寺为河东名刹。明洪武、天顺年间,万固寺多次重修。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万固寺毁于地震,仅留一塔。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万固寺重修,历时48年。明洪武年间,又把石佛寺、竹溪寺、平陆县沉底村度门寺并入万固寺,合称丛林,当时称“中条第一禅林”。

万固寺因年久失修,万固寺塔院荒芜,药师洞、无量殿、破烂不堪,损毁严重。1996年10月,为加强文物保护,山西省文物局以晋文物函﹝1996﹞56号文件批复同意,将万固寺作为全省文物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的试点,决定成立万固寺文物管理所,负责万固寺的维修和管理。此外,1997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万固寺都进行了局部维修。

2015年,万固寺争取50万元专项抢救经费用于对无量殿和药师洞进行抢险加固。2019年10月,永济万固寺被国务院核定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5年4月25日,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在万固寺开展“阅读+古建”主题阅读活动。活动以书籍为媒、以古建为介,旨在提升干部职工综合素养,传递古建保护理念,让千年文脉在书香中焕发新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万固寺位于山西永济市蒲州镇古辛庄胜利庄自然村南300米处。坐东朝西,依山而建,东西长200米,南北宽100米,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

气候

万固寺所在地区永济市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气候特点为: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日照偏多。

方位布局

万固寺坐东朝西,依山势而建,西侧可见黄河水流,山间泉水环绕寺院。寺周松柏、翠竹分布,历史上寺院建筑规模较大,现今仅存药师洞、多宝琉璃塔、无量殿三处明代建筑。多宝佛塔是中国较早的楼塔建筑,平面呈八边形,共十三层,塔檐角悬挂风铎。无量殿采用青砖砌筑,无传统梁架结构,为上下两层格局。下层三洞分别供奉千手千眼菩萨、送子菩萨、地藏菩萨;上层三洞顶部为窑洞拱形,采用穹隆藻井结构,空间开阔,采光良好。洞外两侧八字影壁雕刻二龙戏珠图案,线条流畅。无量殿砖雕吡庐阁石刻、多宝佛塔,与无量殿建筑本身,共同构成万固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万固寺大雄宝殿南侧是 “六十四级云梯” ;云梯尽头是多宝琉璃塔。前殿西侧无入口,只开东门;第二层大雄宝殿在其东侧,殿前石阶左侧立有碑;两殿中间北侧是三大士殿;再往上,第三层水陆殿入口在东侧,左右配置钟楼、鼓楼;第四层八角十三层佛塔位于水陆殿之上,塔南侧嵌石额;第五层大日如来殿在宝塔之上。古塔东边是坐东向西依崖而建的两层三佛洞(无梁殿) 。

主要景观

万固寺原中轴线自西向东建有钟楼、鼓楼、大雄宝殿、药师洞、水陆殿、多宝佛塔、无量殿、藏经阁等,南侧原有万固别院、东西僧院、罗汉殿。现仅存药师洞、多宝琉璃塔、无量殿,其余皆成遗址。原山门建于中轴线偏东,现已改建为天王殿。万固寺内保存有宋、金、元、明、清历代碑刻21通,毗卢阁水陆石刻4方。

多宝佛塔

多宝拂塔是万固寺的标志性建筑,也是中国楼塔建筑中最早的一座佛塔。多宝佛塔始建于北魏,后经地震,现存为明代重修,塔顶部分破出一颗石榴树,塔身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遭遇炮弹,故有多处损坏。

多宝佛塔与普救寺莺莺塔称作姊妹塔,据说原有 “玉佛、宝瓶、舍利子、金版佛经” 四件珍宝作为塔镇,故名 “多宝佛塔”,但因历史变迁早已失之。塔基周围栏杆雕有云龙、莲花图案,古朴精致。塔身为八角圆锯形,高十三层,由下而上每层作规律递减。塔身外表饰以精美的砖雕斗拱和密檐,檐角皆悬挂风铃。塔南侧嵌有石额,额上有万历十四年 (1586年) 刻 “多宝琉璃塔” 四字,建在八角形台基上,四面设有入口,其建筑形式体现明末万历时期风格 。

钟楼

在古代,寺庙的钟声也为周围的百姓起到了报时的作用。走上钟楼的二十八台阶(为纪念千禧年,于一九九九年修复,故共有二十八阶),迎着山风,听着山鸟的鸣叫,耳边似乎也响起了淳厚、悠扬的钟声。

大雄宝殿

钟鼓楼后面便是宽阔巍娥的大雄宝殿。据殿外的历代碑文记载:殿内正中依崖就塑的大佛,高达五丈许,外罩金粉,人站殿内望不见佛头,大佛脚上可坐四人打牌,壁上还塑有万佛小像。在同治年间的一场大火使大雄宝殿仅留下四周殿墙和佛龛

大雄宝殿为第二层建筑,气势宏伟,但屋顶坍塌,主尊的大佛也已碎拆成泥块。殿前石阶左侧立有万历二十八年 (1600年) 二月的《重修万固寺记) 碑 (王廉撰文)。殿门左右各有一个经幛,似明代遗物。殿内靠右侧有两块经幢断石和一块好像经幢下的莲花座,看上去像是宋代的东西。

观音殿

新修复的观音殿,气势非凡,可与大雄宝殿相媲美。

无量大殿

无量殿采用青砖砌筑,不使用传统梁架结构,是中国古建筑中具有特色的建筑,分上下两层,下三洞供奉有千手千眼菩萨、左有送子菩萨、右边地藏菩萨。上三洞顶部造型为窑洞拱型,三洞相通宽敞明亮。顶部造型为穹隆藻开式,洞外两侧八字影壁上的二龙戏珠,龙缠云饶如生。无量殿砖雕吡庐阁石刻和多宝拂塔被称为万固寺“三绝”。

无量殿

无量殿(无梁殿)位于万固寺的后门处,无梁殿对面便是多宝塔。无量殿古塔东边坐东向西依崖建筑的两层三佛洞便是 “无梁殿”。下三洞中的 “极乐世界” 三洞相通,宽敞明亮,内供三大佛像。上三洞别致新颖,虽皆用砖砌就,顶部造型却是穹窿藻井式。洞外两侧砖雕中为 “双龙戏珠”,龙缠云绕,栩栩如生,四周饰以五彩祥云。

石磴

大雄宝殿南侧是段拾级而上的石磴,人称“六十四级云梯”,代表六十四卦的意思。它的左侧翠柏添幽,右边竹影婆娑。

六十四级云梯

六十四级云梯位于大雄宝殿南侧,是段拾级而上的石磴,人称 “六十四级云梯”,代表六十四卦的意思。左侧翠柏添幽,右边竹影婆娑,游人至此可远离城市喧嚣纷杂。

前殿

万固寺前殿西侧没有入口,只开有东门。殿中央有坛,上置四佛,但都已损坏,不详其究竟。

三大士殿

三大士殿在大雄宝殿和前殿两殿中间的北侧,座北面南,已彻底坍塌,连屋顶都没有了,主尊裸露在风雨之中。殿前立有万历六年 (1578) 八月的《重修万固寺记》、一个没有撰作年月的《重修万固寺记》(敕建大慈恩寺西域师子比丘撰文)、以及《大宋河中府中条山万固寺重修碑铭并序》(刘琦撰) 三通石碑,前壁上嵌有河中府河东西万固寺碑记。

水陆殿

水陆殿为第三层建筑,入口在东侧,左右配置钟楼、鼓楼,殿内墙壁上每一区雕一尊诸天,共雕四十二尊诸天像。光绪县志卷一二记载有石刻诸天像三十六,列于壁间,传为吴胄曹道玄之迹,但并非其真,唯画法尚精美可观。

如来殿

如来殿为第五层建筑,也是砖筑,正面三间,双层。正中嵌有石额,上书 “极乐世界” 四字,为万历十九年 (1591) 郡人王谦所题。此殿毁坏相对较轻,但里面几乎一无所存。每一间由斗拱砌出的圆天井,建筑形式为无梁殿,其斗拱的建造形式与广惠寺华塔的塔檐相同,这说明与塔是同一时期修建的。楼上名为比丘殿,左右四块石头上刻有万历二十四年 (1596) 福登所造《王勃释迦成道记》,楼上视野开阔,西面可看黄河,对面可看华山

开发与保护

1965年5月24日,原万固寺遗址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10月,为加强文物保护,山西省文物局以晋文物函﹝1996﹞56号文件批复同意,将万固寺作为全省文物管理和运营机制改革的试点,决定成立万固寺文物管理所,负责万固寺的维修和管理。通过近些年的努力,万固寺修葺了药师洞、无量殿、塔院及多宝琉璃塔等;修复了观音殿、水陆殿、钟楼、鼓楼和山门等。同时,还进行了大规模绿化、美化、硬化,新修一条长2000米宽10余米的沙石旅游路、扩修前门至后门山路近千米。此外,1997年、2000年、2001年、2004年、2007年,万固寺都进行了局部维修。

2015年,万固寺争取50万元专项抢救经费用于对无量殿和药师洞进行抢险加固,6月设计方案得到批复,8月底工程完成招标,10月开始动工。

万固寺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符合国家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及相关政策,符合永济市“十四五”发展战略规划,对推动永济市文化旅游产业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意义。万固寺保护传承利用工程为永济市2023年度重点项目,项目总投资约4000万元,总用地面积53.68亩,总建筑面积3750.69㎡,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游客服务中心、停车场及配套设施等。

由于长时间的自然侵蚀,以及汛期强降雨影响,给万固寺带来了严峻挑战。寺庙的建筑外墙剥落,无梁殿及南北耳房屋面漏雨,北耳房窑洞券顶开裂,药师洞后檐护坡滑落,多宝塔的塔尖更是杂草丛生,导致塔顶的砖头松动掉落,严重威胁着这座古建筑的安全与完整。面对这一状况,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对万固寺进行了抢险修缮及保护传承工作。2023年9月,便开启了万固寺抢险修缮工程,截止到2024年7月份,抢险修缮部分已顺利完工。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称,此次万固寺整体修缮工程包括对寺庙建筑主体的结构加固、外墙修复、塔顶清理与维护等多个方面。通过一系列精心的保护修缮措施,旨在恢复万固寺昔日的辉煌,使其能够长久地传承下去,为后人展现古代建筑艺术的魅力。

价值意义

万固寺现存为明代建筑风格,极具艺术欣赏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实施万固寺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涵、创新传承保护方式,将其打造成承载、宣传、展示、引导永济市乃至山西省文物旅游的名片,促进文物文旅深度融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相关文化

万固寺内松柏动中有静,肃穆而不失祥和。唐代诗人耿湋在此处俯视河流,心目豁然,留下了著名的“云开半夜千村静,月上中峰万壑明”的诗句。

“水自石根流出,风从山顶飘来”是苏轼对万固寺的描述。

相关传说

相传,万固寺香火繁盛时,曾有数千僧众在寺内诵经唱呗。寺内的钟声也是附近居民掌握时间的重要依据。

多宝佛塔巍峨雄壮,因为建在半山腰,建塔时费了不少周折。当时建筑工人们在山腰筑塔,在塔旁堆土,土与塔一起往上堆。待塔建成后,再去掉塔旁的土,方有了巍峨壮观的多宝琉璃塔。多宝佛塔修建过程中,用了米汤汁与白灰搅拌在一起,据说这样建的塔非常结实。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蒲州地震,寺院内建筑大半坍塌,唯有柏林寺石塔巍然屹立。

多宝佛塔的顶部生长有一棵石榴树,已经有几十年的树龄了,如今春生夏长,郁郁葱葱。民间有传说,称其是王母娘娘蟠桃宴会上掉落的一颗石榴籽,是香瓜茄,所以才能在塔顶扎下根来,年年开花结果,塔下却无人见过一个石榴,相传是被仙女摘走了。其实,有人说,塔上石榴籽,可能是益鸟衔上去的。至于未见石榴,可能塔上水肥不够,未长大时可能已风干。

获得荣誉

注:(以上仅为部分荣誉)

评价

万固寺规模宏大,雄伟壮观。(运城市人民政府 评)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28日,永济市万固寺附近突发森林火灾。事发后,当地林业、应急等相关部门到场处置,当地相关部门称,事发后明火被快速扑灭。初步了解,系有人在寺庙放炮引发山火,相关责任人已被当地警方控制,相关情况还在进一步调查。

旅游路线

自驾路线

1、永济市区出发→沿临风线向西南约8公里处按路标指示转入852县道至万固寺景区。

2、太原市出发→运城转运风高速→永济西高速出口下→沿临风线向西南约2公里处按路标指示转入852县道至万固寺景区。

3、郑州市出发→运城转运风高速→永济西高速出口下→沿临风线向西南约2公里处按路标指示转入852县道至万固寺景区。

4、西安市出发→连霍高速转运风高速→永济西高速出口下→沿临风线向西南约2公里处按路标指示转入852县道至万固寺景区。

参考资料

万固寺(北魏 永济).山西省人民政府.2025-04-29

万固寺(国家AA级旅游景区).运城市人民政府.2025-04-29

万固寺景区.永济市人民政府.2023-11-07

运城国宝故事:中条第一禅林万固寺.百家号.2025-04-29

【永济市】万固寺.运城市文化和旅游局.2025-04-29

屋檐上的文脉|古建修缮——用匠心守护文化瑰宝.百家号.2025-04-29

【打卡古建】天命人:跟着悟空游永济--万固寺古塔.微信公众平台.2025-04-29

国务院关于核定并公布 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通知.中华名人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5-04-29

山西省文物局网站.山西省文物局.2025-04-29

永济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阅读+古建”主题阅读活动.黄河新闻网.2025-04-29

气候环境.永济市人民政府.2025-04-29

万固寺.永济市人民政府.2025-04-29

永济万固寺导游.新浪旅游.2025-04-29

航拍山西永济一寺庙附近发生山火:系有人在寺庙放炮引发.新京报网.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