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樟素

黄樟素

黄樟素,又名黄樟脑、黄樟油素、萨富罗尔,学名为4-烯丙基1、2-甲撑二氧基苯,是一种芳香醚,广泛存在于某些植物根、茎、叶中,是黄樟树油的主要成分,是一种天然香料。

黄樟素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似黄香樟木香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与三氯甲烷乙醚互溶,存在于各种芳香油中。腐烂的生姜中含有较多的黄樟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是白鼠和老鼠的致肝癌物。黄樟素过去曾被用于软性饮料和食物,但经过致癌试验发现,黄樟素有致癌性,现已禁止将其用作食品添加剂。

2005年,中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将黄樟素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控。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了致癌物清单,黄樟素列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理化性质

黄樟素为无色或微黄色油状液体,有似黄香樟木香味,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醇,与三氯甲烷乙醚互溶,存在于各种芳香油中。由黄樟树提取得到的黄樟油中含有75%的黄樟素。

分子式C10H10O2,分子量162.19,比重1.096,约于11°C固化,沸点232-234°C、104-106°C(799.9 帕)。折光率1.5383。与碱性醇溶液共热经异构化生成异黄樟素。其苦味酸盐为红色结晶,熔点75°C。相对密度1.096,熔点11℃。

危险特性

黄樟素进人腹膜及静脉可引起中毒,口服及进入皮下会轻微中毒,动物实验显示该物质对生殖系统有害,并可以致癌,严禁食用。

动物实验表明,若以含0.1%-0.5%黄樟素的饲料喂大白鼠,两年后可诱发出肝癌。原因可能是黄樟素进入机体后,在肝脏微粒体酶的作用下,转化为前致癌物——1’一羟基黄樟醚。后者再酯化生成终致癌物1’一醋酸基黄樟醚酯,从而更有效地进入癌肿发生部位,和蛋白质中的甲硫氨酸核酸中的鸟苷酸作用而引发癌肿。

腐烂的生姜中含有较多的黄樟素。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的研究显示,黄樟素是白鼠和老鼠的致肝癌物。

用途

合法用途

黄樟素可用于调味及香料工业,也可用于生产肥皂,中国大陆主要用于生产胡椒醛、胡椒基丙酮、胡椒腈等,也用于生产农药增效剂胡椒基丁醚等。

非法用途

黄樟素流入非法渠道可用于制造MDA、MDMA、MDE、N-hydroxy-MDA。

相关管控

2005年,中国《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将黄樟素列为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管控,须持有凭《购销合同》到所在地县级以上公安局禁毒大队签发的《易制毒化学品购买许可证》(原件)才能购买。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了致癌物清单,黄樟素列在2B类致癌物清单中。

储存

黄樟素应置于阴凉避光处储存。

应急措施

眼睛受其刺激,应立即用水冲洗,严重者应就医诊治;误吸入其蒸气,应使患者脱离污染区,安置休息并保暖;误服应立即漱口,急送医院救治;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黄樟素泄漏时,用砂土吸收,倒至空旷地方任其蒸发。黄樟素刺激皮肤,遇热、遇火燃烧,加热至分解时释放辛辣和刺激性烟雾。在火场高温下能释放出有毒烟雾,施救时须戴好氧气防毒面具,以防中毒。

参考资料

..2025-02-16

黄樟素,厨房里的致癌物.江苏省药理学会.2025-02-16

..2025-02-16

..2025-02-17

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中国政府网.2025-02-16

一类易制毒化学品:黄樟素基础知识.深圳市易制毒化学品协会.2025-02-16

..2025-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