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

深圳图书馆(英文名称:Shenzhen Library)位于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福中一路2001号,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集大众化、数字化及研究型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公共图书馆,也是深圳市重点文化设施之一。现任馆长张岩。

深圳图书馆始建于1951年,先后改名为东莞市文化馆图书室、宝安县图书馆、广东省深圳市图书馆,于1984年定名为深圳图书馆。1986年12月20日,位于荔枝公园旁的深圳图书馆正式开馆。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放。2013年3月,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项目正式获得市发改委批准立项。2018年,深圳市图书馆调剂书库项目更名为深圳第二图书馆。2022年,“深圳第二图书馆”更名为“深圳图书馆北馆”。2023年4月7日,由深圳图书馆与招商银行合作共建的金融特色分馆——招行分馆建成开放。9月,由深圳图书馆与前海国际人才港合作共建的深圳图书馆前海湾分馆向公众开放。

深圳图书馆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社会科学普及教育基地、全民阅读示范基地、全国“敬老文明号”、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首批人文社科普及示范基地、广东省特色文化品牌、深圳市市长质量奖鼓励奖等各级各类荣誉。官方新浪微博连续多年被评为年度“全国十大图书馆微博”。截至2022年,深圳图书馆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拥有阅览座位2000余个、网络节点3000个,在深圳市设有235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9家分馆、9家青少年阅读基地及86个图书服务站。

历史沿革

深圳图书馆前身为始建于1951年的宝安县图书馆,初时称宝安县文化馆图书室;1962年更名为宝安县图书馆,1979年改名为广东省深圳市图书馆。1983年10月1日,深圳图书馆红荔路老馆馆舍破土动工。1984年改名为深圳图书馆。

1986年12月20日,作为首个投入使用的深圳市“八大文化设施”,位于荔枝公园旁的深圳图书馆正式开馆,并在中国率先推行“藏借阅一体化”服务模式,提供开架服务,免证进馆;同时,深图首次全面实现图书流通业务计算机管理,连创两个“全国之最”。

2006年,深圳图书馆新馆开放,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是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的集大众化、数字化及研究型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公共图书馆,是深圳“图书馆之城”的龙头馆和中心馆,在中国首倡并践行“开放、平等、免费”服务理念,率先在国内图书馆界全面应用RFID(无线射频技术)技术。两年后,深圳图书馆成功研发首台“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日均接待读者达到1.4万人次。

2013年3月,深圳图书馆调剂书库项目正式获得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建设规模为4.37万平方米,投资匡算2.7亿元。项目地址位于龙华区民治腾龙路与中梅路交汇处,用地面积约3.85万平方米(系与市美术馆合用)。

2018年,根据深圳发改委可研批复,深圳市图书馆调剂书库项目更名为深圳第二图书馆,定位为集多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智慧型图书馆,其建设内容主要包括建安工程、专业设备购置及信息化工程,建筑面积为69012平方米,总投资约为12亿元,设置阅览坐席2210个。

2020年9月5日起,为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由深圳市委宣传部、深圳市社会科学联合会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主办的“从文献看深圳——深圳经济特区建立四十周年地方文献展”在深圳图书馆二楼举办,展览时间持续至11月10日。2022年,“深圳第二图书馆”更名为“深圳图书馆北馆”。

2023年4月7日,由深圳图书馆与招商银行合作共建的金融特色分馆——招行分馆建成开放。9月,位于深圳市龙华区建筑面积约7.2万平方米的深圳图书馆北馆,正在进行最后的内部工程收尾阶段。此外,由深圳图书馆与前海国际人才港合作共建的深圳图书馆前海湾分馆向公众开放。9月6日,由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联合深圳图书馆共同主办的“艺梦世界向阳而生”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作品展在深圳图书馆二楼开幕。此次展览展出元平特校学子创作的190件美术作品,旨在架起特殊孩子与全社会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凝聚更多的爱心力量。展览将持续至9月10日。9月26日,《先生回来》致敬展在深圳图书馆二楼银树大厅开幕。

建筑布局

场馆方位

深圳图书馆位于深圳市行政文化中心区莲花山前,坐落于福田区福中一路2001号。

建筑特色

深圳图书馆新馆占地2.9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96万平方米,深圳图书馆北馆总建筑面积达7.2万平方米。新馆建筑由日本建筑师矶崎新先生主持设计,和音乐厅一道构成深圳文化中心。寓意文化森林的图书馆正门“银树”和音乐厅正门“黄金树”象征中心区文化城的“城门”。图书馆顶部是三维玻璃的曲面,图书馆的一侧则是10多米高的竖琴状墙面,由玻璃和钢材组成。图书馆南侧的三栋黑色放射性建筑状若三本翻开的图书。

截至2022年,深圳图书馆拥有阅览座位2000余个、网络节点3000个,在深圳市设有235台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9家分馆、9家青少年阅读基地及86个图书服务站。

馆内布局

深圳图书馆有新馆和北馆两处馆舍,深圳图书馆新馆有南书房、讲读厅、创客空间、捐赠换书中心、深圳学派文献专区、全媒体工作室等十余个新型文化空间。深圳图书馆北馆有悦读大厅、总服务台、深圳捐赠换书中心北馆分中心、主题书墙、数字孪生实验室等。

分馆

深圳图书馆还拥有深圳图书馆招行分馆、深圳图书馆前海湾分馆两所分馆。其中,深圳图书馆招行分馆位于福田区招商银行大厦,拥有丰富的馆藏文献。其中,金融类图书比例近五成,还收藏了招行的内部书籍和影像资料。据了解,该馆已加入“图书馆之城”统一服务,提供自助扫码办证和图书借还服务,目前处于试运营阶段。除了提供图书馆服务外,还融合招行职工之家的服务功能,兼具党建园地、工会学堂、大健康管理、女职工关爱、俱乐部活动、定点帮扶宣传、员工书画摄影作品展示等功能。深圳图书馆前海湾分馆位于南山区梦海大道5073号前海国际人才港二、三楼,开放时间为周一到周六9时至21时,为读者提供中、外文图书借阅、数字资源、休闲阅览服务馆藏资源以及贸易经济及现代服务业等相关书籍,馆藏书籍近5000册。此外,馆内还设有人工服务合、休闲阅览区、数字资源服务区、自助借还区、听书角等功能区域。

馆藏资源

截至2022年底,深圳图书馆馆藏总量1277.93万册、件,包括纸质文献634.68万册,电子文献643.25万册、件。

主要实体资源

数据截至时间2023年12月

主要数字资源

音像资料

截至2023年12月,馆藏音像资料近1.8万种,14万件,包括电视剧、电影及语言学习、纪录片等百科类。主要位于四楼音像资料借阅区,提供外借服务。此外也针对视障特定读者群体提供音像资料馆内阅览与外借服务。

特色馆藏

支撑保障

2022年,深圳图书馆主馆舍开放245天,新增注册读者38.86万人,接待到馆读者100.38万人次,文献外借服务总量459.72万册次,举办各类读者活动1602场。截至2022年底,微博微信关注用户195.33万人,馆藏总量1277.93万册、件,包括纸质文献634.68万册,电子文献643.25万册、件。深圳图书馆在中国首倡开放、平等、免费服务,率先全面应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自主研发图书馆自动化集成系统(ILAS),主导研制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承担国家文化创新工程、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等重大项目。

超深立体书库

深圳图书馆北馆地下室的核心置入了一个18米深的立体书库,是中国最大也是首创埋藏在地下的超深立体书库,占地2862平方米,接近7个篮球场大小,书库层高21.55米,纵跨北馆地下三层到地面一层。通过自动分拣定位系统,读者在8分钟内即可完成快速化借阅,馆内800万册藏书量将最大限度满足市民读书需求。

组织体系

现任领导

机构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深圳图书馆设有书刊采编部、阅读推广部、典藏保障部、书刊借阅部、读者服务部、数字图书馆部、信息开发部、图书馆事业发展部、参考部、系统与网络部、财务部、行政部、办公室、人事部14个机构部门。

科研成果

文献开发

2008年,深圳图书馆完成了馆藏《资治通鉴纲目》和《续资治通鉴纲目》两种珍贵古籍的全文数字化。2011年初,四部珍贵古籍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分别是:《资治通鉴纲目五十九卷》(明成化九年刻本,卷三十六、三十七、四十二、四十三配清刻本),《续资治通鉴纲目二十七卷》(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内府刻本),《苏长公表启五卷》(明明万历年间凌濛初朱墨套印本),《苏文忠公策选十二卷》(明天启间朱墨蓝三色套印本)。同年,12种珍贵古籍入选《广东省珍贵古籍名录》。2014年,经专家馆员多方研究鉴定,包括《唐宋元文约选》在内的3部古籍经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批准申报国家级珍贵古籍。

2022年,深圳图书馆出版《深圳文献•深圳人著作目录(经济卷)》《传统文化与阅读推广》,大力推进《深圳图书馆古籍精萃(陆):全唐诗•杜甫诗集》出版工作。完成《公共图书馆》4期、《行走南书房》3期、《深图季报》4期、《深图周报》50期和年度媒体报道汇编、年度阅读报告、年度报告等编辑印发。

数字资源

2022年,,深圳图书馆全年采购中文图书6.74万种、37.18万册,外文及港台图书1.68万册,期刊4782种,报纸419种,年鉴337种。入藏图书33.83万册,报刊合订本1.18万册。完成《深圳记忆·古村微视频》6集制作推送,在深圳商报社发布“深圳记忆”专栏报道6篇。

学术期刊

《公共图书馆》是经广东省新闻出版局批准登记、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备案,由深圳图书馆、深圳图书情报学会、公共图书馆研究院主办的图书情报专业刊物,旨在为广大图书情报工作者特别是关注公共图书馆事业、从事公共图书馆职业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一个理论问题探研、学术思想碰撞、实践经验交流与分享的园地。

深图文化

办馆理念

开放、平等、免费。

使命

文献保存:全面收集和长期保存各种载体的文献资源,打造地区文献特色。

教育支持:为市民阅读素养、文化素养、信息素养的培育和提升提供支持,促进终身学习和社会教育。

信息保障:为市民平等无障碍且有效的信息查询和信息获取提供保障。

社会和谐:开放公共资源,减少社会排斥,关注弱势群体,促进社区凝聚。

文化传承:传承优秀文化,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

理念

服务立馆:服务于平等保障读者的基本公共文化权益,服务于有效满足读者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科技强馆:科技应用实现智慧管理、智慧服务、智慧空间,文化科技深度融合提升服务效能、优化服务体验。

文化新馆:汲取、传承、转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展现、示范、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愿景

城市文脉:保存城市记忆,传承城市文化。

文化客厅:满足文化需求,营造人文氛围。

知识引擎:推广全民阅读,共享知识创新。

智慧空间:信息互联互通,服务智慧智能。

“图书馆之城”

深圳图书馆邀请深圳本土文化学者邓康延作词、音乐制作人秋言作曲,创作“图书馆之城”主题歌《万卷芳华》,彰显“图书馆之城”的社会价值与精神内涵,同步制作MV,于2022年4·23“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正式发布。

文化活动

节点活动

第七届中华文化年系列活动以“品中国传统文化,迎壬寅虎年新春”为总主题,举办线上线下活动85场。第27个世界读书日(第七个深圳市“未成年人读书日”)期间,围绕“芳华万卷,阅见春天”主题,聚焦“党的二十大”“湾区共读”“经典阅读”“阅读大数据”“未成年人阅读”关键词,以“八个一”为特色,创意推出35场线上线下文化活动。第34届“图书馆服务宣传周”以“读吧!深圳——约会图书馆”为主题,围绕“‘图书馆之城’事业发展”“创意阅读与新书分享”等关键词策划推出50余项服务及活动项目。第23届深圳读书月围绕年度主题“读时代新篇创文明典范”,以“喜迎党的二十大”“大湾区文化融合”“深圳文献”“创意阅读”“走读深圳”等为关键词,举办70余场文化活动。

读吧!深圳——影响我最深的书”短视频征集分享活动

2022年4月23日,“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启动,深圳图书馆在200余篇视频作品中复评出30部优秀展播作品;11月深圳读书月期间,在学习强国、深圳发布、深圳晚报、深图新媒体平台每日播出;12月,举行“读吧!深圳——影响我最深的书”分享会暨颁奖典礼,现场邀请专家学者、视频作者、市民读者共同分享阅读感悟。活动呈现“深阅读+新阅读”“大咖+大众”“线上+线下”三大特色亮点,贯穿全年、全域、全网、全民,视频总浏览量超过320万次,话题#影响我最深的书#进入新浪微博热搜前十,阅读量高达185万次,线上线下总参与或关注人次达550余万,获各级各类媒体报道100余篇。

“从文献看湾区”系列展览献礼

作为2022—2023粤港澳大湾区公共图书馆联盟轮值主持单位,我馆进一步深化合作交流,助力人文湾区建设。“从文献看中国香港——庆祝中国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深圳图书馆馆藏中国香港文献展”通过“图文展览+文献展示+多媒体播放+空间打卡”等多元载体与形式,追寻中国香港历史发展脉络,力图呈现一个生动立体的中国香港,以此表达对中国香港回归祖国二十五周年的祝福以及深港两地在大湾区建设新的历史机遇下携手共进、共创辉煌的美好展望。展览立足中国香港特色馆藏,通过专业馆员系统爬梳整理而成,共有展板110幅,文字约4.2万字,图片400余幅,现场展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献100余册,各级各类媒体报道20余篇次。联合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推出“清末民初画报里的岭南风俗展”,遴选有关岭南风俗的时令、饮食、娱乐、婚嫁等图画,为人们认知一百多年前岭南人民生活提供一扇视觉窗口。

经典阅读

2022年4月23日,在“世界图书与版权日”期间,2022“南书房家庭经典阅读书目”发布,已累计发布9期、270种书目。“深圳市学人·南书房夜话”第十季以“泥与火的文明——中国古陶瓷文化艺术精品课”为主题,全年举办18期,线上直播参与读者35万人次。为期2年的“人文讲坛·儒家/道家文化研习社”期满结业,本届研习生两社在册共87人,考核合格结业计76人,其中19人获评优秀研习生。“当名著遇上电影:电影配音与名著阅读专题讲座”全新推出,面向爱好经典阅读以及电影和配音艺术的读者,已连续举办7期,线上线下参与读者近6万人次。

“穿城而过,走读深圳——跟随南兆旭老师用脚步丈量城市”系列活动

活动以贯穿深圳的远足径为路线,用充满人文关怀的视角审视深圳,在自然博物与历史文化中感受城市发展的足迹,展现深圳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特邀深圳自然与历史研究者南兆旭担任主讲嘉宾及徒步营导师,已举办4场讲座和2场徒步营活动,累计参与读者近5万人次。

分众阅读活动

2022年,深圳图书馆举办“少儿智慧银行”阅读活动9场、第三届深圳“图书馆之城”少儿科普月活动5场、第三届少儿“阅经典”系列活动12场,吸引少儿读者2万余人次。开展18场中老年书画、摄影和智能手机培训,举办非遗体验活动,“银发阅读”助力中老年读者乐享银龄生活。持续实施“阅亮世界”提升计划,成功举办深圳市第十二届盲人诗歌散文朗诵会暨第八届盲人散文创作大赛、视障人士走进鹤湖新居活动、“声游天下——我把世界讲给你听”线上活动,以及28场线下盲人电脑培训。深入推进“智慧女性”系列活动,圆满开展“她说”“她读”“她学”“她影”“她唱”五大子系列共27场活动。

读者服务

读者须知

以上资料来源于:

办证指南

申办办法

读者证类别

服务类别
证卡类别

读者可通过RFID读者证、二代身份证或虚拟读者证使用图书馆资源。

挂失、补办

遗失RFID读者证,请及时通过网站、移动服务平台、语音服务电话、短信等方式挂失,也可前往总服务台办理。

补办RFID读者证时请携带本人有效证件到总服务台办理,交纳10元工本费。

注销或取消外借功能

读者须到总服务台办理注销或取消外借功能。

注销读者证或取消外借功能时,请首先还清所借文献,结清逾期滞还费,凭本人读者证和有效证件返还押金和预付款;委托他人代办时,须出示读者证、本人及代办人的有效证件。

其他事务及规则

非13位编号旧读者证的更换和退证等事务需回原开证馆办理。

“金融读者证”是金融机构与图书馆的合作项目,如“文化主题信用卡”,由金融机构发卡,深圳图书馆负责管理,具备“图书馆之城”读者证功能。具体请参阅相关使用规则。

原“阅览证”“学生励读证”可通过网站、移动服务平台升级为“鹏城励读证”。

服务时间

深圳图书馆365天为您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网上图书馆、移动图书馆全天候为您开放,实行365天24小时不间断的服务。分布在深圳市的城市街区自助图书馆让您就近享受图书馆办证、借书、还书、预借取书等便捷服务。

地铁

公交

荣誉奖项

相关事件

2023年12月,深圳图书馆北馆试运营期间,陆续有市民在互联网吐槽北馆附近的非机动车车位使用铁质框分隔,可停车辆太少。市民表示,虽然美观了一些,但是停车位少了好多,原来能停两三辆的,现在只能停一辆了。现在试运营人还比较少,等正式开馆了,需求量会更大。12月15日,深圳图书馆北馆的工作人员表示,只负责图书馆的场所管理,门口停车位的问题需要向街道或其他部门咨询。龙华区民治街道办行政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表示,不清楚,可以问问街道的执法队。民治执法队表示,执法队不负责路面设施,设施是由市政负责,或者问问社区,他们有管辖权的。

民治街道市政中心的工作人员回应表示,电动车相关设施,市政负责做的是立柱,工程组是没有做这种围栏的,与电动车相关的做的是立柱,那种禁止脚踏人力三轮车进入的立柱。随后,红山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回答了设施隔离的原因:“一是为了美观,有些人乱停乱放,还要安排工作人员重新摆放一次;二是有一些商贩会去摆摊儿,第二天清理起来很麻烦。”针对该疑问,红山社区工作站的工作人员表示,会向领导反映下这个问题。

参考资料

深图章程.深圳图书馆.2023-12-17

深圳图书馆中老年国画培训时间及参与方式.魅力深圳.2023-12-17

深图概况 - 关于深图.深圳图书馆.2023-12-16

「视频」与“先生”再相逢,《先生回来》致敬展在深圳图书馆开幕.百家号.2023-12-16

参观深图.深圳图书馆.2023-12-16

最新公示!广东93个公共图书馆获评一级图书馆.澎湃新闻.2023-12-17

深圳图书馆2022年工作年报(简版).深圳图书馆.2023-12-16

深圳图书馆今迎开馆30年.深圳特区报.2023-12-17

深圳图书馆:一道文化风景线.百家号.2023-12-17

深圳图书馆2013年工作年报(简版).深圳图书馆.2023-12-17

深圳图书馆2018年工作年报(简版).深圳图书馆.2023-12-17

深圳图书馆招行分馆正式揭牌 “开在银行总部大楼里的金融特色图书馆”.百家号.2023-12-17

深圳图书馆前海湾分馆向公众开放.深圳新闻网.2023-12-17

到深圳图书馆,读懂深圳经济特区40年故事.百家号.2023-12-17

人民网:深圳图书馆北馆年底建成 内设18米深立体书库.深圳图书馆.2023-12-17

读特:走进特殊孩子的美术世界 元平特校学生优秀美术作品展在深圳图书馆开幕.深圳图书馆.2023-12-16

深圳各区图书馆名单汇总.深窗帮办.2023-12-16

观文脉|深圳图书馆、深圳音乐厅:一边是灵魂,一边是交响.腾讯网.2023-12-16

深圳图书馆北馆.深圳图书馆.2023-12-16

图书.深圳图书馆.2023-12-16

期刊.深圳图书馆.2023-12-16

报纸.深圳图书馆.2023-12-17

数字资源.深圳图书馆.2023-12-17

音像资料.深圳图书馆.2023-12-17

特色馆藏.深圳图书馆.2023-12-17

免费开放,全民覆盖,座无虚席 深圳: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百家号.2023-12-16

机构设置.深圳图书馆.2023-12-17

本刊浏览.深圳图书馆.2023-12-17

发展规划.深圳图书馆.2023-12-16

读者须知与办证指南.深圳图书馆.2023-12-17

办证指南.深圳图书馆.2023-12-17

读者须知与办证指南.深圳图书馆.2023-12-17

交通指南 - 读者须知与办证指南 - 服务指南 - 深圳图书馆.深圳图书馆.2023-12-17

关于表彰2020年全国“敬老文明号”和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的决定.卫健委网站.2023-12-17

第三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公布:多个项目见证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新闻网.2023-12-17

深圳图书馆2017年工作年报(简版).深圳图书馆.2023-12-17

深圳图书馆举办《独立思考·李时平文集》《幸福是什么》书籍捐赠仪式.百家号.2023-12-17

深图北馆非机动车位堪比“豪华单间”,市民吐槽:可停车辆少了.百家号.2023-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