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大年
朱大年,男,1949年10月出生,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课程负责人。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理事,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生理通讯”编委。
人物生平
朱大年,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生理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复旦大学教学名师,生理学-上海市精品课程负责人。任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导师以及七年制本科生导师。指导基础医学班学生、高级访问学者和外地进修教师多名。
曾任上医大生理学教研室主任、上海医学院教学督导组组长、中国生理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生理科学会副理事长、《生理学报》、《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生理通讯》等刊物编委。目前仍继续担任《生理学报》和《生理通讯》编委、国家生理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卷编委等职。
从事生理学教学和科研30余年,承担“生理学”、“医学基础”和“高级生理学”等多门课程的教学,主编、副主编和参编多部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其他著作40余部。主要科研方向是心血管活动的神经调节,高血压和心肌缺血发病的中枢神经机制,针刺治疗高血压和心肌缺血的中枢神经机制。
主要课程
八年制生理学、七年制生理学、五年制生理学、正常人体形态与功能学 Ⅰ - Ⅳ (生理部分)、高级生理学(一)、高级生理学(二)、人体解剖生理学、神经生理学概论。
主要成就
承担的学术研究课题共5项,发表科研论文20篇。
曾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973计划等多项基金资助,发表研究论文80余篇。
科研获奖情况:
1. 2006 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第一完成人)。
2. 针刺抑制紧张所致高血压、心肌缺血的中枢机制 ── 1999 年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3. 紧张致高血压与针刺降压机制 ── 1996 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第二完成人)。
4. 中枢胆碱能机制在高血压、心律失常和抗休克中的作用 ── 1992 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第四完成人)。
出版著作
主持“基础医学整合式教学大纲和讲义的修订”、“生理学试题库与试卷分析系统”、“生理学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整合式教育初探3/4自学讨论式新教学法的研究”等4项教学研究课题,发表教学研究论文7篇。主编和参编教材及参考书24部。
参考资料
朱大年.复旦大学文库.2022-01-23
朱大年 教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生理学精品课程网站.202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