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质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因素在土壤形成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所以,母质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直接参加者。
我国土壤的成土母质类型
总的来说;在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地区,多是各种岩石在原地风化形成的风化壳,并以红色风化壳分布最广。昆仑山脉、秦岭、山东丘陵一线以北地区,主要的成土母质是黄土状沉积物及沙质风积物,在各大江河中下游平原,成土母质主要是河流冲积物。平原湖泊地区的成土母质主要是湖积物。高山、高原地区,除了各种岩石的就地风化物以外,还有冰碛物和冰水沉积物。
简介
成土母质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母质因素在土壤形成上具有极重要的作用。因为,一方面它是构成土壤矿物质部分的基本材料,另一方面又是植物矿质养分元素的来源。所以,母质是土壤形成过程的直接参加者。母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它的矿物组成和化学组成上。它能直接影响土壤的矿物组成和土壤颗粒组成,并在很大程度上支配着土壤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土壤生产力的高低。例如,花岗石、砂岩等的风化物含石英多,质地粗,透水性好,除花岗岩钾含量较高外,一般都缺乏矿质养分。玄武岩、页岩等的风化物,粗的石英颗粒含量少,细的物质含量多,且富含铁、镁的基性矿物,透水性饺差,矿质养分含量较丰富。含碳酸钙或其他盐基丰富的成土母质,在土壤中能中和酸性的物质就比较多,土壤的化学反应不易趋于酸性。我国南方石灰岩地区形成的黑色石灰土和棕色石灰土等,其性质与当地的红壤或黄壤显著不同。这充分说明成土母质对土壤形成及其母质有着密切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