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中心医院
长沙市中心医院(别名: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英文名:CHANGSHA CENTRAL HOSPITAL)是一所集医疗、急救、保健、康复、科研、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占地面积达180亩(其中北院15亩),建筑面积13.03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达17.28亿元人民币,院长为陈智毅。
长沙市中心医院成立于2000年。2002年,湖南省、市各级领导为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开业暨住院大楼奠基电子剪彩。2011年,长沙市中心医院成功创建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成为长沙市卫生系统首家三甲综合医院。2014年,长沙市中心医院再次被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19年,长沙市中心医院成为南华大学直属型附属医院。医院有在职职工近3000人,其中高级职称624人、博士94人,医师队伍研究生占比75.21%。医院日平均住院病人2300余人次,日平均门急诊量5000余人次。
长沙市中心医院有编制床位2363张,开设临床医技科室9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25个,市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医学重点学科2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7个。医院曾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百佳)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卫生部医院改革创新奖、2018年度“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表现突出奖”等荣誉。
历史沿革
长沙市中心医院成立于2000年。2001年3月19日,卫生部副部长朱庆生同志在省卫生厅厅长刘爱华、长沙市副市长张伟玦和院长曾正国同志陪同下视察长沙市中心医院。2002年11月23日,湖南省、市各级领导为医院门诊医技大楼开业暨住院大楼奠基电子剪彩。2006年3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副部长王陇德与国家疾控司及结控中心官员等来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检查结核病的防治工作,副市长曹亚、湖南省卫生厅领导等陪同前往。2008年1月30日下午3:30分,长沙市副市长谢志迪及随行人员在卫生局曾正国局长、黄赣湘副局长的陪同下检查了医院在长沙市启动大面积停电应急预案I级应急响应状态下医院采取的预备措施,对医院在零供电情况下的应急能力给予了充分肯定。
2008年5月23日,湖南省副省长郭开朗,省卫生厅党组书记肖策群、厅长张健,市卫生局局长曾正国等到长沙市中心医院检查接诊四川地震伤员的准备情况。次日中午12点,长沙市副市长何寄华和随行人员,市卫生局党委书记熊开颜、局长曾正国、全体院领导及医务人员迎接从四川转送来的在“5.12”地震中受伤的患者。2009年9月15日,由卫生部医政司联络员郝伟和原陕西省卫生厅副厅长耿庆义同志带队的国家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督导检查组专家一行到达长沙市中心医院。专家组在湖南省卫生厅医政处陈卫红处长、刘景诗副处长、长沙市卫生局曾正国局长、黄赣湘副局长和市卫生局医政处唐勇处长的陪同下,对长沙市中心医院“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天的督导检查。
2009年11月2日,长沙市卫生局局长曾正国,副局长吴敏泉率长沙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负责人及专家来长沙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对甲型流感病毒防控工作进行督导。2010年3月20日,在世界防治结核病日(3月24日)来临之际,国家“十一五”科技重大专项《中医药治疗肺结核临床科研基地建设》启动仪式在长沙市中心医院隆重举行。2010年11月25日,卫生部妇社司联合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疾控中心控烟办及省市卫生组织对长沙市中心医院无烟创建工作进行督导。2011年4月11日下午,长沙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主任会议成员在副市长何寄华、卫生局局长郭塨等领导的陪同下参观了长沙市中心医院,并就我市医疗卫生工作有关情况进行专题调研,详细了解公立医院的改革情况。2012年10月26—28日,中国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委派的专家组来长沙市中心医院对检验科进行ISO15189质量认证的现场评审。通过现场评审,长沙市中心医院成为湖南省首家通过国家医学实验室认可的“三甲”医院。2014年1月30日,湖南省卫生厅下发《关于确认湖南省脑科医院等3所医院等级的通知》(湘卫医政发【2014】5号)文件,长沙市中心医院再次被确认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
2014年12月5—7日,长沙市中心医院获得《健康报》主办的“2014中国健康服务公信力排行榜”评选活动“中国医疗机构公信力示范单位”。2015年1月31日,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临床教学基地教学会议在长沙市中心医院召开并进行授牌。2015年4月24日,长沙市高压氧质量控制中心(改选)成立大会暨2015高压氧专业培训会议在长沙市中心医院成功举行。2015年10月8日,长沙市中心医院手机APP应用正式上线。患者今后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手机办理挂号、查询等业务。2016年5月3日至8日,由国家卫计委主办的“2016中国脑卒中”大会在北京召开。长沙市中心医院在大会上被授予“国家高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全国共计55家),标志着长沙市中心医院在开通急诊绿色通道、卒中单元建立和多学科联合诊疗脑卒中等方面已达到全国先进水平。2017年10月27日,全国结核病医院院长论坛暨“全国结核病医疗联合体”成立仪式在萧山举行。会上,长沙市中心医院被确认为“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盖茨基金会结核病防治项目”——“抗结核新药引入和保护项目”首批试点五家单位之一。2019年,长沙市中心医院成为南华大学直属型附属医院。
机构治理
管理人员
参考资料
组织架构
参考资料
规模条件
整体规模
长沙市中心医院有编制床位2363张,日平均住院病人2300余人次,日平均门急诊量5000余人次(其中日急诊量达700余人次)。医院有在职职工近3000人,其中高级职称624人、博士94人,医师队伍研究生占比75.21%。拥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湖南省“百人计划”人才1名、湖南省“芙蓉学者”特聘教授1名,湖南省卫生健康高层次人才3名、国家卫健委卫生健康行业经济管理领军人才1人、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名。担任中国医师协会、中华医学会、中国医院协会等国家级、省级有影响力协会/学会主任、候任主任和副主委24人。
院区分布
长沙市中心医院设有本部和北院。医院本部位于长沙市韶山南路与二环线新中路立交桥交界的要冲地带;北院位于长沙市湘春路长春巷2号。医院占地面积达180亩(其中北院15亩),建筑面积13.03万平方米,资产总值达14.57亿元人民币。
科室数量
长沙市中心医院开设临床医技科室9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培育项目3个,省临床重点专科(含建设项目)25个,市临床重点专科10个,市医学重点学科2个,市级质量控制中心7个,获批长沙市急性胸痛中心、长沙市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长沙市儿童急救中心、长沙市急性中毒救治中心、肿瘤生物治疗中心、脑卒中中心。
设备设施
长沙市中心医院信息管理高速高效,院内网络实现三核心架构,主干光纤达到万兆、千兆到桌面,中心机房部署有动环监测、视频监控等智能系统,采用服务器虚拟化等先进技术。除HIS、EMR、PACS、LIS系统外,还上线了移动护理、心电系统、手麻系统、输血系统、合理用药、供应室追溯系统、排队叫号系统等。在湖南省率先引进全自动发药机、全自动摆药机,使患者取药更轻松、快捷。
科室设置
重点科室
耳鼻咽喉科学
依托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培养。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是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综合科室,是南华大学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业唯一博士兼硕士学位点,牵头成立了南华大学耳鼻咽喉研究所。学科团队技术力量雄厚,团队有博士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5人,医师2人,在职骨干医师均为硕士及以上学历。是全国首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
临床检验诊断学
依托检验科及中心实验室进行培养。学科团队有工作人员87人,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21人,中级34人;博士10人,硕士22人。设有微生物组、生化组、分子组、临检组、免疫组、输血组、急诊组七个专业组。实验室按国家生物安全Ⅱ级标准建设。于2012年10月通过ISO15189质量管理体系认可,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长沙市医学微生物研究所建设单位、长沙市医学会检验学专业委员会挂靠单位、长沙市临床检验质量控制中心主任挂靠单位、南华大学及湖南中医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拥有HITACH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流水线、ABI-7500全自动荧光定量PCR仪、Sysmex血细胞分析流水线、CA-7000自动血凝仪、流式细胞分析仪、特种蛋白分析仪、化学发光仪、全自动分枝杆菌培养仪、微生物鉴定仪、质谱仪、全自动血液培养仪、基因芯片检测仪等一大批的先进检验设备。开展的常规检验技术项目700余项,重点技术有:基因芯片技术、蛋白质芯片技术、流式细胞术、病原体核酸检测、耳聋基因检测等10余项。
骨科学
主要依托骨科、手外科、显微外科(创伤中心)进行培养。为长沙市卫健委批准的首批医学重点专科,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试验(GCP)基地,湖南省全科医师转岗培训基地,长沙市卫生系统共产党员模范示范基地,中国创伤救治联盟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湖南省创伤中心建设试点医院。团队有医师14人,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8人,主治医师2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本科5人。护士20人,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10名,护士8名。科室业务:四肢创伤、关节置换、手足矫形、显微外科及创面修复等。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依托心血管内科进行培养。学科团队有医护人员73人,医师29人,护士44人。其中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5名,副主任护师1名。博士4名,硕士1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名。科室设置2个病区,开设病床93张。心脏介入技术已达市内领先、省内先进水平;常规开展经皮冠脉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术、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治疗、风心病二尖瓣球囊扩张术。近5年来与省部级医院同步开展了手动血栓抽吸技术、冠脉CT、心脏MRI、评估冠脉病生理功能的冠脉内压力导丝技术(FFR)等新技术、冠脉旋磨技术,治疗恶性心律失常的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技术(ICD)、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心室同步化起搏器技术(CRT)、治疗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技术(IABP)、三维标测下房颤、室速射频消融技术、顽固性高血压的射频消融技术;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包括先心病修补术、瓣膜成形或/和替换术、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Bentall手术等复杂心脏手术。
内科学(消化病学)
依托消化内科进行培养。消化内科是集临床、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学科,是湖南省重点建设专科,长沙市医学重点专科、长沙市消化专业委员会及长沙市消化内镜质控中心挂靠单位,国家药物临床试验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基地,南华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点。全科医护人员37人,其中医师14人,主任医师4人,副主任医师5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具有博士学位3人,硕士学位10人,护理人员23人,其中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10人,其中研究生1人,本科学历18人,专科4人,人员结构合理,消化内科设有一个独立消化病区、消化内镜中心及消化专科门诊,近3年来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8项,在读研究生10余名。培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学员及全科医师转岗培训达100余人次。
放射影像学
依托放射科进行培养。团队有医、技、护共87人,其中医生38名,技术人员36名,护士13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7名;副主任技师2名,主管技师8名;博士1名,硕士25名。科室(含北院)总面积约为2624 m²,由普放、CT、磁共振组成,位于本部的门诊大厅一层A区、负一楼A区、胸科中心门诊1楼及分院门诊楼二楼,拥有覆盖所有临床科室的大PACS系统,64排128层螺旋CT一台、多排螺旋CT 3台,高场3.0T磁共振一台,1.5T磁共振一台,DSA 两台,DR7台(含北院2台),移动式DR4台。能进行全身各部位投照、扫描检查及全身各部位的特殊检查,外周血管、肿瘤的介入治疗,是集临床、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科室。是卫生部脑卒中筛查基地,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长沙市放射学会挂靠单位,南华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硕士培养点,中南大学、南华大学和湖南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大学的实习基地。
全部科室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医学成就
长沙市中心医院紧跟国际、国内技术前沿,积极引进新技术、新项目,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结核科(长沙市肺科医院)、泌尿外科、儿科、心血管内科、骨科、普外科、肿瘤科、急诊医学、老年医学科等专业成为区域内具有较高影响力的专科。结核病诊治有近百年历史,在全国有很大的影响力,结核病诊疗中心的中药治疗耐药肺结核、内外科联合诊治骨关节结核、幼儿结脑颅高压Omaya囊植入、含贝哒啉方案治疗耐药结核长/短程方案等诊疗技术处于国内先进水平,获批“中国防痨协会医学转化创新基地”,在结核病防治方面的科学研究及成果转化获“官方认证”。
长沙市中心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人工耳蜗植入术、鼻内镜下鼻颅底、鼻眼相关手术、高选择性翼管神经切断术等诊疗技术处于湖南省内先进水平;泌尿外科在中南地区首家开展的输尿管软镜技术以及双脉冲激光碎石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率先在市级医院中推出日间手术;普外科开展的双镜联合胃肠肿块切除,双镜联合血管镜取栓,胆道子母镜取石等技术,在湖南省内处于领先水平;脊柱外科开展的高难度颈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后路截骨、斜外侧腰椎融合技术、单侧双通道脊柱内镜技术等手术和关节外科开展的肩、肘、、膝、等关节的关节置换及关节镜下手术、穿支皮瓣修复严重皮肤软组织缺损、骨盆骨折通道螺钉技术,达到中国先进水平。
长沙市中心医院在肿瘤治疗方面建立了手术、放疗、化疗、靶向治疗、生物治疗、介入治疗、中药治疗的多学科联合治疗体系,特别是针对恶性肿瘤的“三精放疗”技术,明显提高了肿瘤患者的生存期;呼吸病诊疗中心开展的经支气管镜冷冻肺活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擅长肺部疾病的鉴别诊断、呼吸危重病诊治、慢阻肺与肺部感染性疾病诊治、胸部介入诊断和治疗、难治性气胸的治疗等,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顺利通过国家验收;内分泌科成功获授牌为国家MMC(MMC);作为脑卒中筛查防治基地,开展了脑卒中的所有治疗技术项目,如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颅内动脉支架等,特别是脑梗塞急性期溶栓治疗,极大地提高了脑卒中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和生存质量,获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作为中国胸痛中心,借助“长沙市胸痛中心急救网”平台,与30家基层医院建立协作关系,促进了区域急性胸痛救治水平共同进步与提高。
教育科研
长沙市中心医院大力实施“科技兴院”政策,有湖南省胸痛急救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1个、湖南省普通高校重点实验室1个;设有南华大学耳鼻咽喉科学研究所、长沙市老年医学研究所、长沙市结核病学研究所、长沙市肿瘤研究所、长沙市微生物研究所、长沙市呼吸病研究所等临床研究所7个;长沙市重点学科2个,长沙市优势学科1个。拥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项,三年来获省部级科研项目54余项;在PANS、npj Digital Medicine等著名期刊发表SCI论文150余篇,最高影响因子15.5。
长沙市中心医院拥有教研室20个、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0个,是湖南省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基地、湖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湖南省脊柱微创临床医疗技术示范基地、湖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优秀考核基地、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博士研究生导师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3人,多年来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30余人。
院内专家
以上仅列举部分,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因荣誉较多仅列出部分,参考资料
相关事件
2024年4月,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樊天禹表示,在2024年2月临床接诊了一例6岁男童突发脑出血的病例,幸亏送医及时并立即进行了开颅手术,之后病情稳定、恢复良好。同年4月26日,孩子父母将一面锦旗赠送给医护人员,以表达他们深深的感激之情。
参考资料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晚报.百家号.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再次获得“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殊荣.新浪网.2024-04-27
发展历程.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南华大学附属长沙中心医院)2022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第二批次招生简章.微信公众平台.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市中心医院.长沙市中心医院.2024-04-27
长沙晚报.百家号.2024-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