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的焦家、苏官、董家和河阳店等周围几个村庄之间的农田区域,于1987年在考古调查时被发现,是鲁北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的一处重要古文化遗址。

该遗址面积达24万平方米,南北长约600米,东西宽约400米,中心部位较高,四周略平。内有一周夯土墙和壕沟、215座墓葬、116座房址和1座陶窑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涵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岳石文化和汉代文化的灰坑974座。已出土了丰富的玉器、石器、骨器、陶器等用具。

1992年,该遗址被山东省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因文物贩子串乡收购文物,焦家遗址被盗事件频发,导致整个遗址造成严重破坏。2019年,该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历史沿革

焦家遗址是在探讨中华文明起源国家行动的关键阶段被发现的远古遗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它的横空出世为探究黄河下游地区古代社会的发展演变进程提供了珍贵的线索。焦家遗址1987年被发现,1992年被列入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6—2017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重要发现以大汶口文化为主体,也是其精彩所在,发现了夯土墙、壕沟、墓葬、祭祀坑等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迹,出土了大量陶器、玉器、骨器等文物,年代距今约5300—4600年。大汶口文化为龙山文化的直接源头。

“焦家遗址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城址的典型代表,为以城子崖遗址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源头。”

2019年10月7日,焦家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文化活动

2018年11月,山东焦家遗址出土文物展在山东博物馆开幕,226件(组)文物集中亮相,展现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

文化遗迹

遗址文化堆积厚约2.5米,色灰,其上覆盖着0.2~1.1米厚的黄褐色耕土及扰乱层。采集的遗物有石器、陶器,以及鹿角、背角无齿蚌等。石器的器形有斧、、铲、镰、刀等。陶器中属于大汶口文化的有、鼎、壶、背壶等,均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物。陶色有灰、黑、黄褐等色。器表装饰以素面、素面磨光最为多见,亦有附加堆纹、捺窝纹、锥刺纹、篮纹等。龙山文化的陶器有鼎、罐、杯、器盖等。岳石文化遗物发现较少,采集的陶器标本中有盘内和柄部带凸棱的浅盘豆等。属于商代的有夹砂灰陶绳纹鬲、罐及泥质灰陶豆等。属于汉代的有绳纹砖、筒瓦、板瓦等。遗址保存较好。

旅游信息

焦家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

保护措施

2019年10月7日,焦家遗址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参考资料

章丘焦家遗址晋升国保——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公布.济南市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2024-03-07

焦家遗址.山东大学博物馆.2024-03-07

..2024-03-07

礼出东方——山东焦家遗址考古发现展.中国国家博物馆官方网站.2024-08-28

220余件焦家遗址出土文物亮相山东博物馆.中国新闻网.2024-08-28

文化济南|向历史深处回望“文明厚度”.济南宣传.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