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黎昔非

黎昔非

黎昔非(1902—1970),广东兴宁市罗岗镇甘村人,先后就读于上海私立持志大学、中国公学大学部、北京大学。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兴宁县政协常委等职。黎昔非是胡适门生、中国现代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刊物《独立评论》的经理人。

人物经历

1922年春,在省立梅州市梅江区梅州中学读书。1926年7月,考入上海私立持志大学文史系。1929年春,转学到中国公学大学部三年级就读,直至毕业。1931年春,考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所研究生,在胡适及其他老师指导下钻研学问。

1932年4月,在胡适推荐和吴晗斡旋下,他暂停国学所的研究工作,出掌《独立评论》杂志,于5月出版创刊号。9月,与丁白清、陈菲村等人在上海组织成立文艺社,创办文艺刊物《昙花》半月刊,担任主编。1936年《独立评论》遭中国国民党当局查封,1937年4月复刊。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北平市沦陷,他坚守岗位,继续出版《独立评论》第243期和244期(最后一期)。《昙花》也于4月1日出版第7期后停刊。1937年夏,他被北大研究院聘请担任助理研究员,后因七七事变爆发,学术研究再一次中断。

1937年7月下旬,他离开学习工作了7年的古都北平,取道天津市南归故乡,献身于家乡的教育事业。1938年2月至1944年11月,先后在兴宁市第一中学兴宁市第二中学龙田中学任教。

1945年间,经闻一多先生介绍,到昆明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研究所史地部任助理研究员,编写了约5万字的《本草纲目之本产地考释》。昆明市回来后,先后在兴宁二中、宁中中学、兴宁一中任教,直至逝世。

他1959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当选兴宁市第二、三、四、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58年、1960年、1963年当选兴宁县人民委员会委员,还担任兴宁县政协第一、二、三、四届委员,第二、四届常委。1960年,光荣出席广东省第一届优秀教师代表会。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到残酷迫害。

1979年平反昭雪。

个人生活

其长子黎导是著名翻译家、英语教育家、英国文学家,曾担任广州外语学院副院长。次子黎虎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古代史研究。三子黎鹗是高级外交家。黎导、黎虎兄弟两人一同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学者、技术人员名录》。

参考资料

历年《兴宁年鉴》人物传略(二).兴宁市人民政府.2024-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