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崇贤乡

崇贤乡

崇贤乡,隶属赣州市兴国县,位于兴国县北部山区,距县城30千米,北与吉安东固族乡毗邻,西与泰和县老营盘镇接壤,东连枫边乡,南连方太乡高兴镇。崇贤乡总面积189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133个村民小组。2018年末,崇贤乡有户籍人口2.83万人。 

崇贤乡主要经济收入有粮、茶油杉木孟宗竹脐橙、茶叶、烟叶等,特色经济有脐橙、杂交水稻制种、烟叶、茶叶、钨矿、、硅等。2018年末,崇贤乡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45家。

历史沿革

中华民国时期,为崇贤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崇贤区的崇贤、崇义县、霞光、莲花、龙潭等乡;1957年,为崇贤区的崇贤、龙潭等乡;1958年,成立崇贤公社;1961年,析出龙潭公社;1965年,龙潭、方太2公社并入崇贤公社;1970年,贺堂公社并入;1971年,析出贺堂公社;1972年,析出方太公社。

1984年5月,改人民公社为乡镇建制,崇贤公社改为崇贤乡。 

2001年3月,撤销贺堂乡,划归崇贤乡。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崇贤乡,位于兴国县北部山区,距县城30千米。北与吉安东固畲族乡毗邻,西与吉安泰和县老营盘镇接壤,东连枫边乡,南连方太乡、高兴镇。总面积189平方千米。

自然资源

崇贤乡境内钨矿、铀、硅石、铜、高岭土、石材等矿产资源丰富。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崇贤乡辖12个行政村。

人口民族

2000年末,崇贤乡有4263户,1.72万人。 

2017年末,崇贤乡有常住人口2.71万人。 

2018年末,崇贤乡有户籍人口2.83万人。

经济

综述

2000年,崇贤乡企业总产值7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人1693元,乡财政总收人152.61万元。 

2017年末,崇贤乡有企业68家,企业从业人数365人。 

农业

2000年,崇贤乡粮食总产量673万千克。 

商贸

2018年末,崇贤乡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有45家。

交通

崇贤乡境内有238国道贯通乡境南北。

社会

医疗卫生

2017年,崇贤乡受理生育登记(审批)网上办理453例;落实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人群115对,清理出生396人,征收社会抚养费98万元;严格落实上级相关利导政策,累计奖励扶助1015人次,发放补助资金100余万元。 

社会保障

2017年,崇贤乡发放优抚补助389人、309万元;发放低保补助1330人、120万元;发放高龄补助498人、57万元;发放临时救助4.9万元;发放冬春救助24万元。收缴城乡居民社会养老参保费112万元、新农合参合费396万元,参保率和参合率分别为77.2%和100%;发放就业创业小额贴息贷款50余万元。 

代表人物

崇贤乡涌现了李士才、廖鼎琳、毛会义、李呈瑞、邹衍等五位开国将军,有革命英烈1519人。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毛会义、刘子立、池龙、李士才、李挺、李呈瑞、邹衍、钟平、愈增林、袁光宇、谢象晃、曾广初、曾广珍等13位省军级领导,罗嗣海江西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崇贤村见龙组人)、曾祥运等21位厅师级领导,吴能亿等25位县团级领导。 

李士才(1906—1994年),原名仕才。兴国县均福山林场人。民国十九年(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村苏维埃主席,省苏维埃政府国民经济部科员,红军第二补充师干部队支部书记,红三军团第5师15团团部政治指导员,13团连政治指导员。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入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学习,后任红军第二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三四三旅六八五团营政治指导员,晋西独立支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第2团政治处主任,晋冀鲁豫军区教导3旅8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20旅副政治委员。第一纵队十九旅政治委员,鄂豫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江西军区政治部组织部部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江西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工程兵政治委员,广西军区第二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李呈瑞(1913—1967年),兴国县崇贤乡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兴国模范师3团排长,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组织干事,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四师一二团连政治指导员,红一军团政治部直属政治处特派员。抗日战争时期,任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中队政治指导员,二团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总校政治部组织部干部科科长。解放战争时期,任冀热辽军区冀中纵队政治部组织部部长,晋察冀军区第三纵队七旅副政治委员,炮兵旅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炮兵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部主任,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军政委,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政治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部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廖鼎琳(1914—2017年),民国十九年(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军团炮兵营通讯员、警卫员、教导师2团连指导员,参加了中央苏区反“围剿”、长征直罗镇战役。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入陕北红军大学学习。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总部随营学校指导员、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一分校政治处组织股股长、八路军总部特务团营教导员、冀中军区第二军分区自卫营指导员、一七团政治处主任。第七军分区三十六区队政委、第七军分区政治部主任。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3纵11旅政治部主任、冀中军区第9军分区副政委、第10军分区副政委、定县军分区司令员。参加了清风店镇石家庄市等战役。建国后,任绥远军区旅政委、师政委。36军106师政委。1952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任志愿军36军106师政委、志愿军装甲兵指挥部政委。获二级国旗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回国后,历任66军副政委、北京军区工程兵主任、政委,24军政委、国防科委训练基地政委,炮兵学院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毛会义(1914—1975年),兴国县崇贤乡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三军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十团排长、连长。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15师三四三旅六八六团连长,晋西独立支队连长、副营长、营长、山东纵队第二旅五团副团长,六团副团长,山东军区五团团长,解放战争时期,任渤海军区第二军分区十二团团长,华东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八十三团团长,二十八师副师长,第三野战军二十八军八十四师师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师长,副军长,福建省军区副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福州军区副参谋长,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 

邹衍(1915—),兴国县崇贤乡人,原名邹衍桃。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2军政治部宣传员,红1军团3团政治处青年干事,华池县保卫局局长,陕北定边县保卫局局长。抗日战争时期,任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政治处主任,边区政府保卫团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察冀军区晋西支队副政治委员兼第2团政治委员,牡丹江市军区政治部主任,东北野战军独立第8师政治委员,第四野战军47军160师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央公安纵队政治委员兼公安一师政治委员,东北公安部队副政治委员,沈阳军区装甲兵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沈阳军区政治部副主任、副政治委员、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旅游

崇贤乡境北面有疆山,海拔1125.7米,旧称兴目祖山。山顶有古寺,覆笥山气候凉爽,名胜古迹颇多,有登山公路,是旅游避暑胜地。

参考资料

2019年统计用区划代码和城乡划分代码.www.stats.gov.cn.2021-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