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五星占

五星占

《五星占》,汉族古代天文星占著作。从帝王将相到平民百姓,无不迷信巫术。商朝时期,人们通过龟甲牛骨上被火烧出的裂缝的走向来占卜吉凶;而在汉代,以观察天象变化来占测吉凶、趋利避害的占星术十分流行。

考证

《五星占》的成书年代没有准确定论,但根据帛书中“考惠元”、“高滔滔元”的明确纪年,可知这卷帛书的抄写年代不会早于刘恒初年。且据考证,《五星占》的内容是战国时期《甘石星经》的内容,而《甘石星经》成书的年代为公元前370年至公元前270年,比世界最早的天文学家伊巴谷还早两个世纪。历史考证经研究考证,《五星占》所记载的金星会合周期为584.4日,比今测值583.92日,只大了0.48日,误差只有万分之几;土星的会合周期为377日,比今测值378.09日只小了约1.09日;恒星周期为30年,比今测值29.46年只大0.54年,其精确度令人惊讶。帛书中还谈到金星的会合周期“五出,为日八岁,而复与营室晨出东方”,也就是说,金星的5个会合周期刚好等于8年。法国著名天文学家弗拉马里翁的《大众天文学》第2册里说:“8年的周期已经算是相当准确的了,事实上金星的5个会合周期是8年减去2天10小时”。如此缜密的五大行星运行记载,在当时没有精密天文仪器的情况下是不可想像的,说明那时的天文学家已经很熟练地利用速度乘以时间等于距离这个公式,把行星动态的研究和位置推算有机地联系起来了。

出土地点与结构

《五星占》于1973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抄写在一块长221厘米,宽49厘米的整幅帛上。全书分为占文和行度表两部分,前半部《五星占》占文共存75行,后半部《五星行度表》共存70行,是关于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这五大行星天体中运行的记载。

发展渊源与成就

金、木、水、火、土五星,先秦古籍所见中国传统名称对应为太白、岁星、辰星、荧惑和填星(或镇星),五行与五星配合,天象观察与阴阳占验关系密切。马王堆汉墓帛书的出土,使人们得见早期“五星占”的技术细节。《五星占》前六章同后三章大不相同,前者是本体、是战国占书的佚文,纯系根据五大行星的变异对军国命运进行占卜的占术,其指导思想是阴阳五行学说;后者一半是观测,一半是推算,错误很多,说明编辑《五星占》的术士不大懂天文学,他们是只观象、不测算,认识五星而不了解其行态、行度和行期,记录是向天文学家搜集和抄撮来的。

占星术是古人以星象对人间事务进行预测的方法之一,根据天象的变化来预兆人间的灾异和国家的治乱等。帛书《五星占》属于一种占星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天文书,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天文学尤其是秦汉天文学的重要史料。此外,帛书《五星占》也将五星与五行相对应,占星家把它们与“阴阳”和“气”联系在一起,用以说明客观世界的千差万别。虽然《五星占》中的封建迷信成分处处可见,但其中也包括古人在长期实践中获得这些物象的大量科学知识,对于科技史的研究以及现代天文、光学、气象学、物候学等科学的研究,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