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晶石
细晶石与黄绿石看起来一样,但它们的成分有一点点不同,这叫作类质同象。我们知道在一种晶体中原子们是按一定规则排列着的,如果有一部分的甲原子的位置被性质相近的乙原子占据了,那么就会出现两种原子组成的混合晶型。
矿物概述
化学组成: (Na,Ca)2Ta2O6(OH,F),CaO 10.43%,Na2O 5.76%,Ta2O5 82.14%,H2O 1.67%,由于Na,Ca常可被TR﹑U﹑TH等置换,Nb和Ta不仅彼此类质同相置换,又可被Ti等置换。
鉴定特征:以其油脂光泽,解理和放射性为特征;
成因产状:细晶石则常见于花岗伟晶岩的钠长石化部位;
著名产地:世界著名产地有瑞典斯德哥尔摩的Uto岛、加利福尼亚州、中国新疆阿尔泰地区等地。
名称来源:来自希腊文“micro”和“lithos”,含义分别是“小,细”和“石头”。
晶体形态
等轴六八面体组。晶体呈 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外形。常见单形。
晶体结构
晶胞参数: a0=10.40Å;
粉晶数据: 2.98(1) 1.563(0.8) 1.836(0.8)
物理性质
硬度: 5-6
比重: 6.4g/cm3
解理:平行解理中等
断口:贝壳状断口
颜色:黄色至褐色
条痕:淡褐至黄色
透明度:透明
光泽:油脂光泽,变生非晶质其光泽暗淡
发光性:无
其他:具放射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