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曾德盘

曾德盘

曾德盘(1929年-1993年),原名曾德磐,湖南浏阳文家市镇人,陶瓷热工专家、热工工程师。曾任福建省轻工厅德化瓷器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德化瓷厂助理工程师、技术科副科长,省轻工厅轻工业公司工程师,省陶瓷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曾德盘还担任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福建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简介

曾德盘(1929—1993年)历任福建省轻工厅德化瓷器研究所助理工程师,德化瓷厂助理工程师、技术科副科长,省轻工厅轻工业公司工程师,省陶瓷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中国硅酸盐学会理事。福建省硅酸盐学会副理事长。

民国18年(1929年)农历元月初6日,曾德盘出生于一个乡绅商人家庭。其父曾令(1884—1953年),为一虔诚基督教徒。德盘小时毕业于家乡里仁小学。之后随长兄德广(1912—1974年,工程师,曾在民国年代的中央交通部公路总局任过职)辗转求学于湖南长沙某中学、贵州安顺县黔江中学、四川重庆中央工业专科学校。1946年至1949年夏就读于浙江大学化学系。1949年9月,参加华东随军南下服务团来到福建省。1949年10月至1952年11月先后任福建人民革命大学二部一、五班干事,邵武市建瓯市新青团工委委员、宣传部长。1952年11月至1958年任福建省轻工厅一化验室技术员。1960年代初任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助理工程师。1965年该陶瓷研究室扩编为省轻工厅德化瓷器研究所并迁德化城关西校场,曾德盘随机构来德,仍任助理工程师。“文革”初被下放德化瓷厂“劳动改造”。1969年11月精简机构随研究所合并到德化瓷厂,任助理工程师,1970年代初任技术科副科长1978年凋回省轻工厅,任省轻工厅轻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

曾德盘从1956年起开始接触陶瓷工业,毕生从事陶瓷生产技术研究与管理30余年,其中在德化县从事陶瓷工作lO余年。他不断探索,勤于实践,尤其在热工技术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福建省乃至中国陶瓷界颇有影响的陶瓷热工专家。在省轻工厅研究所陶瓷研究室工作期间,1964年他指导厦门瓷厂成功地研制“母子匣钵”,推动了当时日用瓷的生产。他在德化瓷厂期间,是该厂的主要技术骨干之一。其热工技术研究成果对德化陶瓷生产技术的发展、提高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1970年代初,他参加德化瓷厂(全国首试)建设热煤气工程,利用无烟煤粉制造碳化煤球生产煤气烧制日用瓷凋试并获成功。在试验成功实施投产、推广使用过程中,他深入车间窑炉技术指导,不断解决试验与生产实践过程中的疑难问题,付出辛勤的劳动,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后,他又与技术人员黄春森、林文启等人,设计建成长22米电烧隧道窑,试验用电烧制建白瓷成功,为后来全县普遍推广用电烧陶、用电烧制高白瓷、普白瓷迈出关键的一步。1980年代初他任省陶瓷工业公司副总工程师期间,又积极倡导发展冷煤气工程,对德化县大田县闽清县3个冷煤气站的建设,从具体方案的制订到每一项目的实施以至调试等,他都做出不懈努力。德化热、冷煤气工程的先后建设、调试成功投产并推广使用,实现了以煤代柴烧瓷,改变了我县“以柴烧瓷”的历史,既降低能耗成本,增加经济效益,促进瓷业生产的迅速发展,同时又节约大量木材,提高社会效益,保护山林,保护生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