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水道

水道

水道,经穴名。出自《针灸甲乙经》。属足阳明胃经。位于下腹部,脐中下3寸,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2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肋下神经,深部为小肠。主治小腹胀满、小便不利、疝气、痛经、不孕。直刺1-1.5寸。

名称释义

水道,即水液通行的道路。本穴物质为大巨穴传来的地部经水,经水由本穴循胃经向下部经脉传输,本穴为胃经水液通行的道路,故名。

功能作用

利尿通便,调经止痛。传输胃经的地部经水。

定位

在下腹部,当脐中下3寸,距前正中线2寸。

穴位解剖

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十二肋间动、静脉分支,外侧为腹壁下动、静脉;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内部为小肠)。

主治疾病

1、小腹胀满。

2、小便不利等水液输布排泄失常性疾患。

3、疝气。

4、痛经、不孕等妇科学疾患。

实际操作

仰卧,平脐下3寸,于腹部正中线旁开2寸处取穴。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20分钟。

临床应用

1、现代常用于治疗肾炎、膀胱炎尿潴留、腹水、睾丸炎脊髓炎、疝气、直肠脱垂、子宫病、卵巢病、便秘等。

2、现代研究,针刺水道、肾俞、次等穴对泌尿结石有止痛作用。

穴位配伍

配三阴交、中极治痛经、不孕。

足阳明胃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