赀赋
汉代除了征收人口税之外,还实施了对财产的税收制度,称为赀赋。这种税收主要针对编户齐民的家庭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车辆、牲畜以及奴隶等所有财产。编户家庭的资产数量不仅影响政府的人口政策决策,还是征收赀赋的基础。
计算方法
汉朝通过自报、核实和评议的方式记录编户的家赀。首先,居民自行申报家赀,然后由县、乡两级机构进行审核和评议。此外,乡里的官员也需要了解居民的贫富情况,以便公平地分配赋税负担。一旦家赀被确认并登记,通常会设定为每赀一万钱对应一百二十七个单位的赋税。然而,根据其他文献记载,这个比率可能实际上是每赀一万钱对应一百二十个单位的赋税,这意味着赀赋的实际税率约为1.2%。
增加税率的情况
在刘彻统治期间,由于频繁的军事行动导致国库支出巨大,因此政府不得不增加资赋的税率来筹集资金。在这种情况下,资赋的税率达到了6%,远高于正常的资赋税率。而在王莽执政的新朝时期,资赋的税率更是一跃至3.3%,这也超出了西汉的正常水平。
参考资料
第一节 汉代贫富差距与“以赀征赋”制度.中国社会科学文库.2024-10-31
西汉时期“调均贫富”与户赀制度的发展.知乎专栏.2024-10-31
汉武帝治国艰难,盐铁专卖、算缗增口赋,财政为何逐渐崩溃?.网易.2024-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