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宋球

宋球

宋球(1884~1942),字夫如,别名天愚,灌云县白蚬乡人。他出生于一个中小地主家庭,自幼聪明好学。民国初年毕业于海州中学堂,随即投身教育事业,曾任灌云县立第二(伊山)、第三(新县)及响水县等高等小学校长和县教育科长,兼区教育委员会主任等职。1929年,宋球出资兴办私立五育小学,并在兼任地方团董期间,领导人民治水抗洪,击散股匪,深受当地人的崇敬。在小柴墅盐河堆上,百姓曾为其立“捍卫乡闾”之碑。1942年5月病逝,享年59岁。

人物简介

宋球在民国23年(1934年)舍教从政,先后担任灌云县第十区区长和第六区区长。民国26年(1937年),他与共产党人孙若溪等在伊山组织抗日动员委员会,任会长。次年,出任第二区(伊山)区长,积极宣传抗日。民国28年3月1日,日军从子口、灌河口登陆,进占大伊山板浦镇等地,灌云县全部遭沦陷。宋球率区队30多人转入农村,组织民众除汉奸,打游击。3月25日,日军50多人,沿伊、杨公路东进,宋球率区队、民众百余人,在白蚬乡忆帆河西茆庄境内埋伏堵击,他身先士卒,勇往直前,民众也愈打愈多,激战两小时,日军被迫向伊山回窜。他又率部追击,腿部负伤,犹不肯息,经劝阻始收兵。

限于医药条件和局势恶劣,宋球的腿伤长期不愈,日军对他的追索也愈紧,几经转移入伊山西南角亲戚家边治伤,边指挥除奸、破路等抗日活动中国国民党县长董建华见功不赏,撤去他的区长职务,而和敌人勾搭,游而不击。宋球悲愤填,腿伤好后,即追寻国民党徐海行署,以图继续抗日。当洞悉内幕大失所望时,共产党领导团结抗日的景象,增强了他的信心。他感慨地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天之生我何利于国家人民”,每言及此,声泪俱下,他向进步朋友提出愿随共产党抗日,可惜已身患重病不能如愿。亲友看望他,犹振作精神说:“人贵志节,一息尚存,要为国家民族着想,切莫屈膝附敌遗臭万年啊!”,竟一病不起。民国31年5月逝世,年58岁。

宋球对书法亦有较深的造诣,连云港市东磊磊石上的“重来东磊”即是其亲笔所书。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