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PA)是指由骨骼肌收缩引起并导致能量消耗的身体运动。这一概念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中的多种活动中。

概念区分

体力活动涵盖了日常工作、家务劳动、体育运动以及娱乐活动等多种形式。然而,需要注意的是,锻炼(Exercise)虽然也是身体活动的一种,但它有着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性,旨在维持或提升个体的体适能(Physical Fitness)。因此,锻炼是从属于体力活动的一个子集

组成要素

体力活动包含多个组成要素,如频率(频率)、持续时间(Duration)和强度(Intensity),以及其他影响因素如活动类型和环境条件。

全球现状

全球范围内,缺乏体力活动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对公众健康构成了严重威胁。据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的报告,缺乏体力活动被认为是心脏病的四大可控风险因素之一。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02年的报告中指出,缺乏体力活动是发达国家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每年约有190万人因缺乏体力活动而死亡。此外,2004年英国的研究显示,超过一半的成人男性和三分之二的女性缺乏足够的体力活动,其中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达到了肥胖状态。

健康剂量

研究表明,体力活动的量或体适能水平与死亡率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一条平滑的曲线,而非简单的L型曲线,没有特定的阈值点。增加体力活动的能量消耗有助于降低死亡率,例如每周消耗500至1000千卡的体力活动能量,可能使死亡率减少20%-30%。

推荐量

为了促进公众健康,建议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参与适量的体力活动。具体推荐如下:

- 儿童与青少年:每日至少进行一小时的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活动。

- 成年人及老年人:每周至少五天,每次至少三十分钟的中等强度以上的体力活动。

无论是一次性的还是分散的多次活动,只要累计达到推荐量即可。活动的形式可以多样,包括日常活动、有计划的锻炼、体育活动等。

测量方法

由于体力活动的多样性及其难以量化的特点,精确测量体力活动是一项挑战。目前常用的方法包括行为观察法、双标水法(DLW)、间接热量测定法、心率测试法、运动传感器法以及问卷调查法。尽管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在实践中,它们都提供了评估体力活动的重要手段。

参考资料

体力活动多肝胆疾病少.今日头条.2024-10-25

体力活动不足可致早死-文摘报-光明网.光明网.2024-10-25

研究发现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可有效预防帕金森.今日头条.2024-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