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皮蛛科
花皮蛛科(英文:Scytodidae),属蛛形纲蜘蛛目下。
花皮蛛科体小到中型,体长4—9mm。无筛器。背甲卵圆形,具复杂斑纹。头区低,胸区高,呈圆顶状。无中窝。6眼分3组,在前方和稍后两侧各1组。螯肢基部愈合,螯牙短小。步足细弱,末端具3爪,第四步足两基节间距较宽。腹部球形,舌状体大。
花皮蛛科目前全世界已知5属233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已知3属14种。
分类
花皮蛛科目前全世界已知5属233种,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多数种类分布范围狭窄,有3种为广布种,即暗花皮蛛(泛热带区)、长花皮蛛(泛热带区和欧洲)和胸花皮蛛(全北区、太平洋岛屿)。中国已知3属14种,其中刘氏花皮蛛也见于人类住所,以室内卫生害虫为食。
形态特征
花皮蛛科体中、小型。背甲中凸,前半向额部逐渐降低,呈斜坡状,无中窝,多有深色复杂的斑纹。6眼分为3组,两两呈“品”字形排列。少数为8眼。胸甲卵形,边缘角质化,后端圆钝。不插入两第IV步足基节间。螯肢基部愈合,无侧结节,螯爪小。颚叶向内倾斜,下唇与胸甲愈合。步足细长。小型种由于生活在杂物、碎片中,则较短。腹部卵形,少数筒形,多数具条纹、斑点。故名花皮蛛。舌状体大。
分布栖息
花皮蛛科主要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
生活习性
花皮蛛科在室内或室外生活,昼伏夜出。花皮蛛类的捕食习性特殊,当发现猎物时,慢慢接近并用第1步足试探,当猎物活动时,蛛后退,稍稍张开螯肢,迅速射出呈“S”形黏液将虫网住,然后注人毒液,将虫咬死、缠裹、吮吸虫体液汁。因此又称为吐沫蛛(spitting spiders)。
繁殖
花皮蛛科雌蛛生殖器简单。护卵时会用螯肢叼住卵囊。雄蛛触肢无基血囊,插入器基部细。
价值
黄昏花皮蛛(Scytodes thoracica)是花皮蛛科的一种,是重要农业益虫,对于农业生产具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资料
Scytodidae.GBIF.2024-11-29
Spitting spiders - nature's strangest hunters.UQ.2024-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