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尔采省
凯尔采省(波兰语:województwo kieleckie)是波兰历史上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和地方政府。它最初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波兰恢复独立时形成,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纳粹德国被击败后在新的波兰边界内重新创建。1999年1月1日,凯尔采省被并入圣十字省。
历史沿革
1921-1938
凯尔采省是1921年至1939年间波兰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和地方政府。当时,它覆盖了国家中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括拉多姆、琴斯托霍瓦和索斯诺维茨等城市。1938年4月1日,其边界发生了变化(参见:1938年4月1日波兰省份的领土变化)。变更后,省份的面积为22,204平方公里,人口为2,671,000。在1938年4月1日至1939年9月1日期间,它由18个波瓦特(县)组成。首府:凯尔采。
1945-1975
凯尔采省在1945年至1975年间再次成为波兰的一个行政区划单位和地方政府。1975年,它被缩小,部分领土划归拉多姆省和部分塔尔诺布热格省。首府:凯尔采。
1975-1998
在1975年至1998年期间,凯尔采省的地位被圣十字省取代。首府:凯尔采。主要城市和城镇(1995年人口)包括凯尔采(213,700)、奥斯特罗维茨圣十字(79,200)、斯塔拉霍维采(57,500)、斯卡日斯科-卡米耶纳(51,400)和科宁斯基(22,300)。
1999年并入圣十字省
1999年1月1日,凯尔采省被并入圣十字省,结束了其作为独立行政区划的历史。在并入之前,1965年凯尔采省的面积为19,498平方公里,人口为1,899,100人。到了1980年,面积缩减至9,211平方公里,人口减少至1,131,700人。
自然地理
凯尔采省的面积在不同历史时期有所变化。在1965年,面积为19,498平方公里,而到了1980年,面积缩减至9,211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省份的行政中心始终是凯尔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