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香加乡

香加乡

香加乡,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下辖乡,地处都兰县东南部,东与沟里乡相接,南与果洛州玛多县交界,西与巴隆乡接壤,西北与香日德镇为邻,东北与热水乡相连。 行政区域面积5077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香加乡常住人口为1772人。

历史沿革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曲吉尼玛却吉尼玛与凯珠嘉措土登嘉措失和,国民政府为调解其矛盾,委任班禅为“西陲宣化使”安置在青海省暂住。期间九世班禅曾在今都兰县香日德停留,设立办事行辕。班禅留住香日德时,甘青两省的蒙古族藏族的王公千百户贵族拨出一部分牧民归班禅行辕直接管辖。后来这部分牧民逐渐形成了一个部落,取赏赐之意称“香加”旗。

1956年,建香加乡。

1958年,并入香日德公社。

1962年,又分出称香加乡。

1968年,又改称香加公社。

1984年,恢复香加乡。

行政区划

2011年末,香加乡下辖19个行政村:全杰、团结、红旗、立新、向阳、红星、科尔、前进、先锋、德布生、柯克哈达、艾力斯台、柯克沙、胡力木图、孟克台、陶生湖、傲包图、阿木尼科尔、科学图。

截至2019年10月,香加乡下辖19个行政村:立新村、先锋村、前进村、向阳村、红星村、团结村、红旗村、全杰村、科尔村、孟克台村、阿木尼科尔村、陶生湖村、柯克沙村、呼力木图村、德布生村、柯克哈达村、傲包图村、艾力斯台村、科字图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香加乡地处都兰县东南部,东与沟里乡相接,南与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交界,西与巴隆乡接壤,西北与香日德镇为邻,东北与热水乡相连。行政区域面积507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香加乡地形主要由山地、丘陵、平原等类型组成,平均海拔2900米。

气候

香加乡境内年均气温3.1℃,1月平均气温-11.2℃,7月平均气温15.6℃。年均降水量248.3毫米。山区无绝对无霜期,农业区无霜期为112天。

自然灾害

香加乡主要自然灾害有旱灾、2008年中国雪灾、霜灾、风灾、雹灾等。

自然资源

香加乡境内野生动物有岩羊、黄羊、盘羊雪鸡等。其中国家级一、二类保护动物16种,省级一、二类保护动物24种。

人口

2011年末,香加乡辖区总人口5341人,其中牧业人口2272人,农业人口3069人。总人口中,以蒙古族为主,占53.78%;另有汉、回、藏等民族。

截至2018年末,香加乡户籍人口有5572人。

根据都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香加乡常住人口为1772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香加乡农牧民人均纯收入7010元。

2018年,香加乡有工业企业2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个。

农业

2011年,香加乡农业总产值6290.7万元。农作物以稞麦、油菜、马铃薯为主。2011年,农作物种植面积17500亩,粮油产量11870.7吨,其中青稞5580.2亩,产量2578.7吨;油菜5580.6亩,产量1953.4吨;马铃薯2282亩,产量4839吨。畜牧业以饲养牛、羊、骆驼为主。2011年,牲畜年末存栏26.2万头(只),牲畜出栏13.4万头(只),出栏率51%;牲畜商品数12.6万头(只),商品率48%;春秋防疫覆盖率达100%。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香加乡有完全小学1所,建筑面积1627平方米,教学班6个,小学在校生83人,小学专任教师14人。适龄儿童总数469人,入学率达100%,适龄少年入学率达99%,脱盲后巩固提高84人,巩固率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香加乡有乡卫生院1个,占地面积为1157平方米,职工4人,病床4个,村卫生室19个,乡村医生20人。新型农村牧区合作医疗参合人数达4726人,参合率达到96%,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01人,参保率达到100%。

社会保障

2011年末,香加乡参加农村牧区养老保险人数达3226人,参保率90%,城镇居民参保率92%。

交通

香加乡境内有G347公路穿过。

地名由来

香加为蒙古语,意为“赏赐”之意,是曲吉尼玛赏赐给他忠实仆人的地方,故得名。

参考资料

都兰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1-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