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
杨超(1974年1月6日—),出生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国内地导演、编剧、制作人、教师。现居北京,是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会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2004年5月,杨超执导的电影《旅程》播出,该片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奖(金摄影机特别奖)。2016年自编自导的电影《长江图》入围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2024年1月20日,他担任监制的电视剧《要久久爱》播出。
人物经历
1980年,杨超在信阳铁路第一小学读书。1985年,考入信阳市第七中学。1988年,考入信阳高级中学。1991年,考入信阳高级中学(重读)。1993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创作专业(本科)。1996年,自编自导个人首部短片《灯》 。
1997年,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故事片创作专业毕业 ;同年,执导短片《待避》 ,该片获得第54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电影基石奖 、台北电影节国际学生电影银狮奖 。
1998年,执导电视剧《人生百味》 ;同年, 担任电视剧《爱我家园》的执行导演 ;随后,担任电视剧《留美房客》 的执行导演 。1999年,执导历史文化纪录片《晋颂》 ;同年,担任电视剧《汉刘邦》广告片的撰稿和导演 ;随后,担任电视剧《大明宫词》广告片的撰稿和导演 。
2000年,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 ;同年,担任电视剧《三坊七巷》广告片的撰稿和导演 。2001年,与羊子等人创建独立电影社团“实践社”;同年,主演话剧《北京无冬天》 ;随后,担任电视剧《大宅门》宣传片的撰稿和导演 。
2002年,执导由耿乐、常洁萍合作主演的剧情电影《旅程》 ,该片获得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最佳处女作特别奖(金摄影机特别奖) 、第4届韩国光州国际电影节竞赛单元评委会奖 。2003年,开始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导演系 “视听语言”和“导演创作”两门专业课的教学工作 。
2005年,执导纪录片《信使六章》,该片完整重现了长江上的风情;同年,执导纪录片《窗前随笔》;随后,创作电影剧本《长城讲习所》。2006年,执导由徐僧、张恩珂、张恩琦联合主演的剧情电影《唐碑记》 。2008年,自编自导由张淙洋、张雷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小英雄雨来》,该片改编自作家管桦的同名小说,主要讲述了雨来克服种种困难救出被鬼子抓住的老师的故事 。
2012年,开始担任中国戏曲学院影视导演专业教研室主任,并主持招生和毕业论文;同年,监制由杨明明执导的微电影《女导演》 ;随后,监制由丹.沃尔曼执导的戏曲电影《新声》。2013年,监制由杨文微执导的电影《福地》。
2016年,自编自导魔幻现实主义爱情电影《长江图》,该片讲述了发生在长江上两个时空交错的魔幻爱情故事 ,入围第58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工作室”单元 、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他凭借该片入围第8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导演奖 。
2019年,监制由许振昊执导的剧情电影《乘客》 ;同年,担任剧情电影《时光分岔的夏日》的制作人,该片由王茂丰执导。
2022年12月,担任第4届海南岛国际电影节金椰奖评委会纪录片长片评委。
2022年12月,担任2022HiShorts! 厦门市短片周主竞赛终审评委。
2023年11月,担任中国影协科幻电影工作委员会委员。
2024年1月20日,担任监制的电视剧《要久久爱》开播。 同年6月,杨超入选第十八届FIRST超短片单元公布评审团名单。
个人作品
导演作品
编剧作品
制作作品
文学作品
参演话剧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杨超是一位充满热情的创作者。在电影《长江图》里,他尝试了一种更具实验性的故事讲述方式,将地理上的溯流而上与时间上的溯流而上相互对照,而其时间顺序恰好相反的叙事脉络,再加上20年时间跨度所形成的纵向关联,这种讲述手法很大胆且极具表现力。在影片留有遗憾的情况下,更能凸显出这位独立电影创作者的勃勃雄心以及这雄心背后的落寞。(《电影世界》评)
杨超和其他中国第六代导演一样,对现实社会和历史抱有一种近乎“极端”的态度。(《电影》评)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旅程 (2004).豆瓣电影.2024-07-08
“信阳是我热爱的家乡”.信阳日报官方网站.2024-07-08
中国电影人亮相第66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高清组图).新华网.2024-07-08
要久久爱 .猫眼电影.2024-10-09
时光网Mtime.微博.2025-02-12
199爱 的全部演职员.豆瓣.2022-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