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乡村教师计划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是一项由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广东省志愿者联合会等多个组织联合发起的长期支教项目。该项目自2016年7月起实施,作为“广东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山区计划)”的一部分,旨在解决农村贫困地区教师资源不足的问题,并推动广东省的教育精准扶贫。
服务宗旨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通过每年春季的招募,挑选出包括应届毕业生、在校大学生(主要面向师范生和大四保研学生)及热心的社会人士,对这些人员进行系统的教学技能和志愿服务技能培训。完成培训并通过考核的志愿者将在学年开始时前往支教学校,提供为期半年至两年的服务,教授小学和初中阶段的学生语文、数学、英语、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并组织各种校园文化和体育活动,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执行模式
支教模式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采用“2+1=100”的支教模式,即每所学校至少安排两名志愿者,为当地约100名儿童提供精心设计的多门课程。
支教点条件
- 教师配备比例不低于1:23,且学生人数不少于50人。
- 缺乏英语、音乐、美术、体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的专业教师。
- 四十岁以上的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50%以上。
- 能够容纳至少两名志愿者,并提供必要的住宿条件。
志愿者培养模式
- 成为支教志愿者:经过严格的选拔、集训和在线学习,掌握基础教学技能后正式上岗。
- 成为种子教师:从志愿者中选拔,参与教学流程制定,负责新教师培训和教研工作。
- 成为公益助学领袖:培养种子教师成为公益助学领袖,参与南粤乡村助学公益活动。
志愿者支持
- 经济保障:确保志愿者能全身心投入公益事业。
- 能力培养:设立“4+1”导师制,由优秀中小学教师、教育组织团队、心理咨询师和往届支教志愿者组成导师团队,指导志愿者的专业成长。
- 志愿者成长大礼包:提供一系列的支持和服务。
- 在校师范生以顶岗实习形式服务,享有与本校相同的政策保障。
执行进度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的执行周期为五年,从2016年7月至2021年6月。在项目的第一个年度,成功招募了165名志愿者,并将其分配到广东省省内12个地市的中小学校。随后几年,计划逐年增加志愿者数量并扩展支教区域,预计五年内服务总人数将达到1000人次,覆盖全省所有有需求的贫困乡村学校。
项目目标
项目愿景
希望通过该项目,让更多优秀的青年教师投身乡村教育,实现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
项目目标
- 构建一支支援贫困地区乡村学校的骨干教师队伍。
- 提升乡村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素质拓展水平。
- 形成一股改变贫困地区教育状况的力量。
- 建设粤东、西、北地区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储备库。
参考资料
这个全国性的大项目,你参与了吗?.澎湃新闻.2024-11-24
招募 |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招募 |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2024-11-24
希望乡村教师计划.广东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202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