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坐落于吉林省梅河口市西南50公里处的群山之中,水乡泽国构成了这里得天独厚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家园。总面积3278公顷,其中:水域面积1530公顷,有林地面积1534公顷,灌木林面积56公顷,未成林面积28公顷,林业其它面积130公顷。水库大坝长552米,坝高31.1米,雄伟壮丽。形成了蜿蜒曲折、水天一色的磨盘湖景区。

公园经过多年的水源地保护和自然恢复,生态环境良好,已经形成了最佳生态系统循环模式,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集森林-水域-沼泽于一体的自然生态体系和野生动物的乐园,在中温带季风气候区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吉林磨盘湖湿国家地公园位于吉林省梅河口市境内,地处长白山西麓、辉发河上游,其东部以梅河口市小杨乡为界,南部与梅河口市姜家街乡相邻,西部至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北部与梅河口市山城镇接壤。地理坐标为东经125°15′—126°13′,北纬42°08′—43°02′。湖区南北长36公里,东西宽22.5公里,公园总面积为3278公顷。湿地类型属于水库型湿地。

地形地貌

湿地公园处于长白山系,龙岗山脉的西部低山丘陵区。湖区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分水岭山体,海拔在380—530米之间,上游谷地海拔469米。由于园内山体多,相对海拔低,加上地形破碎,构成山腿呈岛型多,沟叉锅型多,水湿地类型多特点。表现出岗梁茂密树林——灌木疏林——台草沼泽,湖叉蒲草芦苇——库湖水域的多样景色。据地质考察,磨盘湖湿地公园地质构造为辽东背斜,处于吉林省铁岭、靖宇县隆起之沈阳市地轴的东部。由于燕山运动的影响,构造多呈北东,北西次之。组成该公园基底岩石,大部分为前震旦纪花岗片麻岩,并有花岗石、辉绿岩、二长班岩等岩脉侵入。

水文

湿地公园内主要水体为磨盘湖,原名海龙水库。1944年日军开始征调民工修建海龙水库,开工一年后,日本投降停建(仅挖了大坝基础)。原中共海龙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于1958年7月15日重新修建海龙水库,当年大坝合拢、蓄水。

于1959年开始发挥灌溉效益。磨盘湖(海龙水库)是大Ⅱ型水库,它三面环山,一面堤坝,面积2050公顷,平均水深40米,蓄水量3.16亿立方米,发电装机1,600千瓦。年发电量150万千瓦/小时。灌溉水田近1.33万公顷。年产鱼30万公斤。

自然资源

湿地公园林木葱绿,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各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栖息繁衍的理想场所和家园。经过数年的监测和统计,现栖息在磨盘湖的白鹭、苍鹭达一万余只,是东北重要的鹭鸟繁衍栖息地

通过近年来的保护与恢复,已经有少量鸳鸯及较多的野鸭沙鸥等在这里栖息。

主要景观

梅河口市政府在上世纪80年代,为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管理,同时发展旅游项目,这里的鹭岛、狐仙洞、佘山岛、龟岛等自然景观构成了良好的湿地旅游景观带,每年接待知性旅游的游客在10万人次以上。磨盘湖水域被森林、沼泽所环抱,周边植被由原始次生林、天然阔叶林、人工林和灌丛构成,滨水带由沼泽、芦苇滩地和山体构成。

湿地景观有草丛沼泽、灌木沼泽、水库及河流类型湿地。自然景观有蛇山、龟岛、鹭岛、钓鱼岛、湿地生态长廊等多处。野生动植物数百种之多。人文景观狐仙洞、天江亭、度假村、望鹭亭等多处。

建设背景

1944年,本区系长白山延续的一部分,清代被封为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时,全境森林茂密,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当时围场向清皇室晋贡的土特产品就有几十种。后经开发及日俄战争,森林遭到破坏,尤其是东北沦陷时期,森林资源又遭到掠夺性采伐,针阔混交林惨遭破坏,原始林绝迹。

日本帝国主义为掠夺中国资源,于同年开始征调民工修建海龙水库,开工一年后,日本投降停建(仅挖了大坝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原中共海龙县委、县政府动员全县人民为兴利除害、发展生产、改善人民生活,于1958年7月15日重新修建海龙水库,当年大坝合拢、蓄水。于1959年开始发挥灌溉效益。 

自2005年起磨盘湖开始了有针对性的湿地保护活动,2007年被国家林业局正式批准为国家级湿地公园试点单位,经过六年的保护和建设,2013年被正式授牌,命名为吉林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

参考资料

吉林梅河口磨盘湖国家湿地公园.吉林省政府.2019-0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