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圆叶牵牛

圆叶牵牛

圆叶牵牛(学名:Ipomoea purpurea (L.) Roth),又称牵牛、牵牛花等,是旋花科番薯属下的一种植物,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泛引植于世界各地,生长在平地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

圆叶牵牛是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有倒向的短柔毛,并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叶形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偶尔有3裂,两面有疏或密的刚伏毛,毛被与茎相同;花腋生,单一或2-5朵着生于花序梗顶端成伞形聚伞花序,花序梗比叶柄短或近等长;蒴果近球形,种子卵状黑三棱形,黑褐色或米黄色,被极短的糠粃状毛。

圆叶牵牛的种子可用于药用,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的功效。

形态特征

圆叶牵牛一年生缠绕草本,茎上被倒向的短柔毛杂有倒向或开展的长硬毛。

圆叶牵牛叶圆心形或宽卵状心形,长4-18厘米,宽3.5-16.5厘米,基部圆,心形,顶端锐尖、骤尖或渐尖,通常全缘,偶有3裂,两面疏或密被刚伏毛;叶柄长2-12厘米,毛被与茎同。

圆叶牵牛腋生,单一或2-5朵着生于花序梗顶端成伞形聚伞花序,花序梗比叶柄短或近等长,长4-12厘米,毛被与茎相同;苞片线形,长6-7毫米,被开展的长硬毛;花梗长1.2-1.5厘米,被倒向短柔毛及长硬毛;萼片近等长,长1.1-1.6厘米,外面3片长椭圆形,渐尖,内面2片线状披针形,外面均被开展的硬毛,基部更密;花冠漏斗状,长4-6厘米,紫红色、红色或白色,花冠管通常白色,瓣中带于内面色深,外面色淡;雄蕊与花柱内藏;雄蕊不等长,花丝基部被柔毛;子房无毛,3室,每室2胚珠,柱头头状;花盘环状。

果实

圆叶牵牛蒴果近球形,直径9-10毫米,3瓣裂。

种子

圆叶牵牛种子卵状黑三棱形,长约5毫米,黑褐色或米黄色,被极短的糠粃状毛。

分布范围

圆叶牵牛原原产于热带美洲,广泛引植于世界各地,或已成为归化植物。中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长在平地至海拔2800米的田边、路边、宅旁或山谷林内,栽培或沦为野生。

生长繁殖

圆叶牵牛喜温暖、向阳环境,易受霜害,耐干早及薄土壤。其主要通过播种进行繁殖,花期一般在6月至9月,果期则在9月至10月。

医学用途

圆叶牵牛的种子可用于药用,其药材名为牵牛子,主治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其具有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脒攻积的功效。

危害

圆叶牵牛能在各种土壤中生长,且非常耐旱。一旦它入侵农田或果园,会对农作物或果树进行缠绕覆盖,影响作物的光合作用,严重时会导致作物或树木死亡。不仅如此,圆叶牵牛还能够传播花叶病毒、立枯病、白粉病等多种病毒和细菌,对农作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危害。因此,圆叶牵牛出现在农田时,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防治措施

农艺措施

加强引种管理;结合栽培管理,在圆叶牵牛出苗期,中耕除草,可降低种群密度;在营养生长期不定期进行刈割,可有效降低结实量;对农田周边的圆叶牵牛植株进行清理,防止传入农田内。

物理防治

点状、零星发生的圆叶牵牛,在幼苗期可采用人工拔除防治;大面积发生,且不适宜化学防治的生境,在开花或种子成熟前,可采用机械铲除措施进行防治。拔除/铲除的圆叶牵牛植株应统一收集,进行暴晒、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化学防治

作物田、果园生境:在圆叶牵牛苗期,可选择二甲四氯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非农生境:在圆叶牵牛苗期,可选择草甘膦、二甲四氯等除草剂进行茎叶喷雾。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11-22

圆叶牵牛 Ipomoea purpurea|iPlant .植物智.2024-11-21

牵牛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4-11-22

农业外来入侵物种科普 | 植物篇(一)——霸道的“小喇叭”圆叶牵牛.微信公号平台.2024-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