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议五公开
“五议五公开”是指在村、社区党组织的领导下,对于所有的村(社区)重大事务决策和处理,遵循“村(居)民建议、村(社区)党组织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以及“提议事项公开、审议程序公开、决议结果公开、实施方案公开、办理结果公开”的程序进行。
实施意义
实行村(社区)重大事务“五议五公开”,能够将党的领导机制、“两委”协调机制、党内基层民主机制和村(居)民自治机制有机结合,是贯彻落实胡锦涛同志指示的有效手段,也是加强城乡基层民主建设,保障党员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和决策权的重要途径。这一做法有助于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制度化水平。
基本原则
推行村(社区)重大事务“五议五公开”应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办事”“坚持发扬民主”和“坚持求真务实”。
工作程序
内容
“五议五公开”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村(社区)的重大事务和涉及村民切身利益的事项,如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及年度工作计划,村级集体经济项目立项、经营方案,集体企业改制,村级集体资源资产使用、经营、管理,村组土地和山林征用补偿费使用分配,宅基地规划使用、土地承包经营、计划生育指标分配等。此外,还包括低保、五保、残疾等享受社会救助人员和计生奖励人员的确定,政府下拨和社会捐赠的救灾、救济、扶贫、助残等款物的分配发放等。
程序
“五议五公开”的工作程序分为五个阶段:村(居)民建议、村(社区)党组织提议、村(社区)“两委”商议、党员大会审议、村(居)民(代表)会议决议。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程序和要求,确保决策过程的透明度和合法性。
配套制度
为了保障“五议五公开”的顺利实施,村、社区基层组织建立了多项配套制度,包括“五议五公开”议事公开制度、村(社区)“三联”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和村(社区)民主管理档案管理制度。
组织领导
责任落实
各街乡镇场党(工)委应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制定实施方案,细化措施抓落实。要强化街乡镇场党(工)委书记的第一责任,分管领导的直接责任,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的具体责任,形成层级分明的责任体系。
机制建设
要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多部门共同参与、协调联动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形成推进工作的强大合力。
督查指导
全区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入联系村调查研究,具体指导,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区直单位要加强对结对共建村的帮助指导。各街乡镇场党(工)委要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不断提升工作水平。
舆论宣传
要利用多种媒体渠道加强宣传引导,组织广大农村党员群众学习掌握“五议五公开”的主要内容、运行程序和工作要求,为这项工作的推行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注重实效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推行“五议五公开”,增强村(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有效化解矛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参考资料
湖北:“五议五公开”提升基层民主建设.人民网.2024-11-23
【党务知识】数字中的党建基础知识.澎湃新闻.2024-11-23
余杭区小古城村实行“三民”助治理方式推进村务公开亮点纷呈.杭州市余杭区委 杭州市余杭区人民政府.2024-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