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流血”的树

“流血”的树

“流血”的树,是人们在某些活动中对一些植物的表皮造成破坏,发现这些植物表皮会像动物一样出现“流血”的现象。

一般树木在损伤后流出的树液是无色透明的,一些树木则会分泌黄色、白色的液体,如橡胶树。而有些树木则会分泌殷红的液体,像龙血树,树皮一旦被割破,就会分泌像鲜血一样的液汁。

相关记载

龙血树

龙血树(Dracaena draco),又名流血之树、竹木、马骡蔗树、不才树”。[3]

分布范围

原产非洲西部加那利群岛。全世界共有150余种,中国约产8种。龙血树属龙舌兰科,在龙血树属乔木状或灌木状植物,我国主要生长于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它生长的十分缓慢,几百年才能长成一棵树,几十年才开一次花,因此十分珍贵稀有。因其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观赏价值,2001年时被国家列为二级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它是一种单子叶植物,树干灰白,绿色的叶子像锋利的长剑密密地插在树枝顶上。虽不太高,约10多米,但树干却异常粗壮,常常可达1米左右。

主要价值

当龙血树的表皮“受伤”时,会产生一种分泌物,这些分泌物受到微生物的作用,会形成红色的类似血块的凝结。实际上这是龙血树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当龙血树树身受到伤害时,红色脂液便从破损处溢出,严严实实地敷住伤口,使破损处慢慢自愈。这就是“流血”的原因。

龙血树的树液即是名贵中药“血竭”,与云南白药齐名,又是著名药品“七厘散”的主要成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中誉之为“活血圣药〞,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收敛止血的良好功效,既可内服又可外用,是治疗跌打损伤、活血、止血的特效药;还是良好的防腐剂,古时用它保存尸体,也是做油漆的原料。

《滇南本草》记载之木血竭结合现时云南所产之血竭来考证,我国最早使用的血竭当为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的树脂。

麒麟血藤

麒麟血藤,别称麒麟竭、海蠟、麒麟血。属棕榈科省藤属,是一种多年生藤本植物。

分布范围

主产于印尼、马来西亚、伊朗等国,我国广东、台湾等地亦有种植。

形态特征

麒麟竭,藤本,长达10-20m,茎粗2~4cm。 羽状复互生; 小叶条状披针形,长达30cm,宽约3cm,叶脉平行3出; 叶柄和轴疏生小刺。 肉穗花序,雌雄异株,花黄色; 花被片6,2轮; 雄蕊6; 柱头3深裂。 果实核果状,卵状形,果皮腥红色,鳞片缝中流出红色树脂。

主要价值

采集果实,置蒸笼内蒸,使树脂渗出; 或将树干砍破,使树脂自然渗出,凝固而成。

麒麟血藤(《盗墓笔记》中提到的 麒麟竭。 )所产的“血竭”与龙血树所产血竭具有同样的功效。 宋朝以前所用的血竭为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的树脂,称为木血竭,清、明以后用的血竭为龙舌兰科龙血树属植物的树脂和棕榈科植物藤竭,目前两者皆用。

胭脂树

胭脂树(学名:Bixa orellana L.)属红木科红木属的常绿灌木或小乔木。

如果把它的树枝折断或切开,也会流出像“血”一样的液汁。而且,其种子有鲜红色的肉质外皮,可做红色染料,所以又称红木。

分布范围

原产于热带美洲,现分布于马来西亚、东印度群岛、巴西、加勒比海地区和墨西哥等地。中国已先后于广东、广西、海南、云南、福建、台湾等地区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高2-10米;树枝棕褐色,密被红棕色短腺毛。叶心状卵形或三角状卵形,有时略呈心形,上面深绿色,无毛,下面淡绿色,圆锥花序顶生,序梗粗壮,密被红棕色的鳞片和腺毛;花较大,直径4-5厘米,花瓣5,倒卵形,粉红色。蒴果近球形或卵形,密生栗褐色长刺,刺长1-2厘米。种子多数,倒卵形,暗红色。

主要价值

胭脂树是一种古老而著名的食用色素植物,胭脂树的红色果瓤是天然的染料,也是热带地区最有名的染料植物,不仅能给糖果染色,还能给纺织品染色,千百年来,深受人们喜爱。

中国云南傣族常用于糯米饭着色和染布。胭脂树的树干通直,树冠略呈半圆形,树枝修长,光滑无毛;她的叶子长得有点儿像向日葵的叶子,叶柄很长;她开的花很漂亮,花色不止一种,有红色、白色;加之她红色的、有柔软小刺的红色种子以及“会流血”的枝叶的奇特景观,因此她是良好的景观和绿化树种。

其树皮纤维具有韧性,可制绳索,树木材质轻软、结构粗、易加工,可供建筑和家居等用材。在中美洲、墨西哥利用种子油可以治麻风病,种子还是退热、收敛、利尿、解毒的药剂。红木树冠阔展,果实丰盛,有一定的观赏价值,可作庭园观花观果树种。

参考资料

大树“流血”, “树妖”来了?.人民网.2024-08-25

大树“流血”, “树妖”来了?.央视网.2024-08-25

[科普中国]-太惊奇了!这种树居然会“流血”.科普中国.2024-08-25

大城名园 万物和谐|这棵树流出的“血”,与云南白药齐名.广州日报.2024-08-25

“流血”的树-胭脂树,.植物通.2024-08-25

天然的色素树种——胭脂树 .搜狐网.202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