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桥
双桥,位于江苏省昆山市周庄镇镇,是指位于周庄中心位置的世德和永安两桥。桥洞一圆一方,样子很像一把古代的钥匙,故又俗称“钥匙桥”。
双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其中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1765年)两桥皆重修,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由里人捐资重修。1957年,永安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16米、宽3米、跨度5.9米。永安桥长13.3米、宽2.4米、跨度3.5米。双桥中,世德桥为石拱桥,东西走向横跨于南北市河,桥栏由麻石叠磊而成,颇具特色。桥两端有石级引桥,伸入街巷。永安桥为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因出现于旅美画家陈逸飞的油画《故乡的回忆》中而闻名。2006年,双桥被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
简介
周庄双桥位于江苏昆山市周庄镇,是周庄古镇景区的一个景点,也称钥匙桥。双桥是指世德桥和永安桥两座石桥,位于周庄中心一条分叉的河流叉口上。中国当代著名画家陈逸飞以周庄双桥为题材的油画《故乡的回忆》被美国石油大王阿曼德·哈默以重金购下,在1984年访问中国时作为送给邓小平的礼物,由此周庄开始出名。
双桥,俗称钥匙桥,由一座石拱桥——世德桥和一座石梁桥——永安桥组成。 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人街巷;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平架在银子浜口。
历史介绍
这两座石桥,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19年,世德桥由里人徐松泉、徐竹溪出资建造,永安桥由里人徐正吾出资建造。至清乾隆三十年(公元 1765 年)两桥皆重修,爱新觉罗·旻宁二十三年(公元1843年又由里人捐资重建。1957年高安浮桥再次修缮。世德桥长十六米,宽三米,跨度五点九米;永安桥长十三点三米,宽二点四米,跨度三点五米。双桥中,石拱桥横跨南北市河,桥东端有石阶引桥,伸入街巷;石梁桥平架在银子浜口,桥洞仅能容小船通过,桥栏由麻条石建成。
双桥神韵
双桥最能体现古镇的神韵,碧水泱泱,绿树掩映,乃声声的小船在桥洞穿过。桥边,一年四季都有来自各地美术院校的师生,在全神贯注地写生,摄影爱好者则端起照相机,选择最佳的拍摄角度。站在市河一侧举目望去,钥匙形的双桥连同不远处的清代石拱桥——太平桥,一个镜头可以摄下市河上的三座古桥。
伫立双桥桥头,举目远眺,碧水泱泱,绿树掩映,小船在桥洞中穿行,鱼儿在河面上跳跃。此处是绝佳的赏景观水之地,水乡古镇的“小桥流水人家”的美景尽收眼底。此处也是摄影留念的最佳地方。我国诸多美术家、摄影家皆以双桥为题材拍摄、创作大量的作品推向国内外。每当夜幕降临,观赏双桥的夜景,更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此时的双桥两岸的河棚里,点燃了优雅而暗淡的红灯笼,与皎洁的月光相映,与河面上的倒影相辉,此时,沈厅、张厅里不时传来悠扬悦耳的江南丝竹声和游人轻轻的脚步声,令人为之陶醉。古风犹存的双桥是周庄的象征,更是周庄人的骄傲。
双桥故事
关于双桥,有一则动人的故事。
1984年春天,曾经在上海油画雕塑室工作,后赴美留学的青年画家陈逸飞,前往周庄写生。当时昆山市至周庄镇的公路尚未筑通,只能走水路。便借了一条小船,经陈墓去周庄。由于时间短促,陈逸飞不能采取在画板上一一写生的办法,只能用摄影这种最便捷易行的方法记录周庄。他带了照相机和满满一旅行包柯达胶卷,盘桓了一个星期,旅行包里的胶卷全部摄完,才依依不舍地离去。
《 故乡的回忆》就是他这次水乡之行的收获之一。
以周庄水镇景色为题材的油画,陈逸飞作了好几幅,都是写实,没有变形,充分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神韵。描绘双桥的一幅,起名《故乡的回忆》,每一个笔触都显示了这位海外游子对祖国的深深眷恋。《故乡的回忆》连同他的其他三十七幅作品,于纽约的十月金秋,在美国西方石油公司董事长阿曼德·哈默所属的哈默画廊展出,引起轰动。尤其是那些运用油画和传统的中国水墨画技法创作的作品,描绘了姑苏的小桥流水、江南的田园风光,将美国观众带到了神话般的境地。美国权威杂志《艺术新闻》发表了题为《向西方潮流大胆挑战》的评论,专门介绍陈逸飞的艺术成就。 1984年11月,阿曼德·哈默访问中国时,将油画《故乡的回忆》买下,作为礼物送给了邓小平同志,被各界传为佳话。陈逸飞的画,使默默无闻的双桥走向了世界。钥匙桥不是钥匙却胜似钥匙,因为它开启了国际交往的友谊之门。
周庄是陈逸飞梦幻开始的地方。以后,他不止一次地前来周庄,参加周庄举办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周庄的老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联合国每年从各国优秀画家中遴选六人,请他们自行设计并绘制精美的图案,作为联合国邮局每年发行的六组邮票的首日封。1985年,陈逸飞也获得了这项殊荣,他选择的是以水乡古镇周庄为题材的作品。这枚首日封,1985年5月10日起在联合国总部以及日内瓦和维也纳的联合国机构发售,深受集邮爱好者和各界人士的青睐。经新闻媒体宣传,周庄古镇声名鹊起。
1996 年底,昆山市中国集邮有限公司也发行了一套祝贺陈逸飞画展开幕的首日封,选用的都是陈逸飞关于古镇周庄镇的作品。陈逸飞画展12月21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1997 年1月31日在北京中央美术馆开幕,接着去新加坡、香港特别行政区等国家和地区展览,历时一年。每到一地都发行一枚首日封,且都以周庄风光为题材。第一枚首日封的图案,是油画《故乡的回忆》。第二枚旨日封的图案,是古镇水巷。笼罩着晨雾的河面上静静地泊着几条小船,青瓦粉墙的民居临水而筑,远处是一座绰约可见的拱桥,九百岁的水镇被描绘得意境深远。
诗歌
《周庄·双桥七韵》
(浅写画家陈逸飞先生的怀旧情结及其中的平和与宁静)
作者/江南狂雪
定然是中国人偏爱的,碧水流韵
摆渡,摆渡——
摆入一湾深处,夕照微染
渡近,粉墙黛瓦,淳朴憨实的乡村民风
临水而居的悠悠岁月
迎面撞来的双桥,桥面一横一竖
桥洞一方一圆
那沐浴中的圆——
眷恋清清的河水,尽情地柔软成
一轮盛唐的圆月
摇曳的桨橹,恰巧在此时靠岸
——犹是浣纱溪畔住
一剪浓郁的秋意,自视线的右侧
斜斜地伸展开来——
倒映在,波光流动的时光里……
一场春风,横空吹散阴郁
且沉闷的乌云
吹动,累累伤痕的踱步
长久地沉思,峰回路转——
轻轻惊诧,禁不住唏嘘
在洁白的画布上,历史留下太多的白
从陈墓到周庄镇
是剪也剪不断的桨影、烛影,淡影
连同故乡的回忆,九曲十八弯的水波
连同宋朝时的残柳,流水人家
黑白相应的悠然
纯粹着,轻柔着——
世世代代的才子佳人,执手相看
相送,也或相拥,相依
终于,满怀诗意和浪漫的画家
缓缓地铺开——
掩映在深闺深处的周庄
绿水泱泱,情海泱泱……
古朴的画笔,再蘸上几缕薄薄的轻纱
顿时隐约成,东方大地上的迷雾
而明亮的日落黄,温暖色彩斑斓的宁静
房舍错落相连,幽深着——
水乡的纹,渔舟唱晚的余韵
你拍了拍身上的夕阳
缓步走向人间四月的深处,明朝的光亮
狂雪, 写于广州。
俄罗斯油画家对双桥的评价
双桥是两座普通的石桥,艺术家使它焕发出动人的光彩,它又以动人的光彩吸引着更多的艺术家。1996年10月,俄罗斯圣彼得堡的油画家普吉村·列昂尼特和另外四位油画家—起来到周庄。这位被人们誉为“画坛上的保尔·柯察金”的老人,面对形如钥匙的双桥,用失去双手的臂肘夹着画笔,全神贯注地一笔——笔描绘着中国江南水乡的神韵。他激动地说:“我所见到的—切都像是在梦中!如果要我形容的话,那么,这里就是—个小小的中国威尼斯共和国!”
香港特别行政区摄影家对双桥的感受
香港摄影家陈复礼,冒着霏霏春雨来到周庄,参加国际旅游摄影节。清晨,天刚蒙蒙亮,八十多岁的老人就匆匆前往双桥,不停地选择位置,变换着角度拍摄了许多珍贵的镜头。他那样投人,忙得连早饭都顾不上吃。两天后的清晨,只睡了四五个小时的老摄影家,又早早来到双桥,举起了他的照相机,对前来采访的记者说:“周庄真美,很好,我很喜欢,以后我还来……”
参考资料
【纪检人·镜头】故乡·古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2024-04-01
苏州地名文化遗产,周庄+5!.水乡周庄.2024-04-01
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昆明市科学技术协会.2024-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