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府池子街
王府池子街位于济南泉城路街道办事处东北部,东起西更道街,西连芙蓉街;北抵起凤桥街,南接平泉胡同。街长160米,宽2-2.5米。街道纵横交叉,南北较长,东西较短,纵向街道多有曲折。
名字的由来
王府池子街因街西侧有著名的王府池子而得名。王府池子在唐宋时期就是一处园林胜地,原名灰泉。元代初年,都元帅济南市公张荣在此建造府邸,其中的白云楼,被列入济南八景之一:白云雪霁。明代成化年间,朱由枢朱见潾建德王府,将灰泉划入,为王府西苑之濯缨湖。清军攻占济南后,废德王府为巡抚衙门,将濯缨湖划出衙署之外。因其原属于王府,故民间称此为“王府池子”。后来湖边夷平,建起民居,湖水面积不断缩小,终成为今日一亩有余的一方池水。
丰水期时,泉池清澈见底,岸边垂柳依依,颇有江南水乡风韵。王府池子街北段原名魏家胡同,是20世纪60年代合并来的。街北口东墙根下,有腾蛟泉,墙上还有清代流传下来的泉名刻石。王府池子和腾蛟泉皆为济南市72名泉。一街得占两泉,为该街增色不少。
记载
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载有:“魏家胡同”。1934年,《济南市政府市区测量报告书》载有:“魏家胡同、王府池子街”。
王府池子街原名魏家胡同,以姓氏得名。20世纪三十年代初,将街南段改名王府池子街。1965年,两街合并,统名王府池子街。
王府池子街北头有“腾蚊泉”,南有王府池子也叫“缨泉”皆为七十二名泉之一,一街得两名泉,街以泉出名。
2005年,政府对王府池子街两侧的民房进行仿古修,青砖、青瓦、白墙,为该街增色不少。现在已成为人们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参考资料
不输戴望舒的雨巷,济南还有这样文艺的老街,你转过几个了?.澎湃新闻.2024-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