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情人
这本小说改得最少,想得最多,仿佛一提笔,所有文字就在那儿。都知道这本书以前叫《K》,国内最早版本是花山文艺社,也都知道被长春法院禁掉,也就有了法院同意出的春风文艺社的《英国情人》版本。
内容简介
《英国情人》讲述了伍尔夫的侄子裘利安·贝尔继承了他们家族的自由主义和放荡不羁,在爱情上极度自由,不考虑一般意义上道德和婚姻关系的束缚。他对二战前欧洲的沉闷感到失望,决定到中国来参加革命。于是,他写好遗书,接受了青岛大学的聘请来到了中国。然而,还没等他开始革命的准备,他已经被系主任的夫人闵所吸引。两个人之间萌生出了一种强烈的爱情,但是闵始终不愿意和裘利安·贝尔发生关系。正在裘利安感到失望的时候,闵忽然邀请他去北京。到了北京之后,闵完全展现出了她的另一面:一个修习房中术的、妖媚的,带有浓郁而古老的东方美的女性。在闵身上,新文化和中国的古老传统交叠在一起,一个新文化的女性保守自持,一个古老传统的东方女性大胆开放。这种几乎是双重性格的存在更加深刻地诱惑着裘利安,小说充满了官能的美感。
作品目录
春风文艺出版社版:
作品评价
虹影的这本小说,无疑是一种“知识分子写作”的后果,它拥有诸多知识分子话语的外在标记:措词典雅、优美,弥漫着世界主义(欧洲主义)气质,风格在劳伦斯和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之间,却又充满女性特有的风味。
——评论家 朱大可
K的言行不妨看做是虹影个人想像的化身。这应是虹影一再诉诸神秘主义的用心吧?女性欲望的压抑及解放,是她终极关怀的所在。虹影的创作一向以冲破成规,无法无天著称。这小说的种种实验,未必都能为男性中心的批评可取,但也再次证明她绝不随俗的努力。
出版信息
作者简介
虹影,作家、诗人、美食家。中国女性主义文学的代表之一。代表作有长篇《饥饿的女儿》、《K——英国情人》、《上海王》、《上海之死》、《上海魔术师》等,诗集《鱼教会鱼歌唱》、《沉静的老虎》等。现居北京。有5部长篇被译成25种文字在欧美、以色列、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国出版。
获纽约《特尔菲卡》杂志[中国最优秀短篇小说奖]、长篇自传体小说《饥饿的女儿》曾获台湾省1997年《联合报》读书人最佳书奖;被中国权威媒体评为2000年十大人气作家之一;2001年评为《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十大女作家之首,被《南方周末》、新浪等评为2002-2003年中国最受争议的作家;《K——英国情人》被英国《独立报》(INDEPENDENT)评为2002年Books of the Year十大好书之一。《饥饿的女儿》被台湾选为青少年自选教材。美国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2008年年度书。
2005年获意大利“罗马文学奖”。
参考资料
英国情人 (豆瓣).豆瓣读书.2021-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