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开辉

刘开辉

刘开辉,北京大学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14年回到北京大学物理学院工作,现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2004年本科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物系。2009年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获理学博士学位,师从王恩哥院士。2009-2014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物理系从事博士后工作,合作导师为王枫。2014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15年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优秀青年基金,2020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21年9月13日,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研究内容:表界面调控二维材料生长动力学,米级单晶材料制造技术,先进纳米光谱学表征技术,高性能光电探测及声学器件开发。

研究对象:二维石墨烯氮化硼,石墨烯光子晶体光纤等  。

重要突破

一:发展局域元素供应调控二维材料生长新方法

刘开辉教授课题组从表界面调控生长出发,将  和元素  引入到石墨烯生长体系的界面,将石墨烯生长速度大大提高。该系列研究工作开拓出一条元素调控二维材料生长动力学及热力学过程的新道路,为二维材料生长方向开辟了一个全新的调控自由度。

二:发展米级二维单晶制备通用方法

刘开辉教授课题组发展了特殊的退火工艺,成功地将工业级多晶铜转化单晶,并在此基础上外延生长出米级单晶石墨烯和100平方厘米单晶六方氮化硼单层薄膜  。

三:发展高精度纳米光谱学表征技术

刘开辉教授课题组在低维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质对应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究进展:首次探测了单根碳纳米管光学极化率  ;与刘忠范院士合作证明石墨烯光纤是一种全新的光电功能材料,制备出了强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复合光学晶体—石墨烯光子晶体光纤  。

学术成就

深入研究米级单晶材料制备技术和纳米光谱学表征技术,在二维材料超快生长设计、米级单晶材料制造、先进纳米光谱学表征技术发展、低维材料结构和物理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发表SCI论文100余篇(谷歌 Scholar citations 6800,h-index 46),其中包括通讯作者的Nature (2篇),Nature Nanotechnology (2篇),Nature 化学,Nature Photonics,Nature Communications (4篇),PNAS,JACS (2篇),Advanced Materials (10篇),Nano Letters (5篇)和Science Bulletin  。

论文发表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今年“杰青”名单出炉!共300人,来自124家单位.澎湃新闻.2020-08-12

50位青年学者获第三届“科学探索奖”!每人奖金300万元—.新闻—科学网.202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