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爱国
男,1955年11月生,浙江宁波人;1983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本科;1986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获硕士学位;现为厦门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厦门大学道学与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道学研究》副主编,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
人物科研
研究领域
中国哲学、儒家哲学、朱熹理学、道教思想史、中国古代哲学与科技、中国科技史。
主持课题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道教伦理思想史”
2. 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十五”规划项目:“道教生态学研究”
3. 中国社科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之子课题:“儒学对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4. 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项目“国家与科学:宋代的科学与社会”之子课题:“宋学与科学”
5. 国际“深见东州儒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关系”
6. 国家教委人文社科研究“九五”规划项目“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之子课题:“王廷相评传”
7. 厦门大学国学研究院重大研究项目:“朱子学研究丛书”
论著
出版著作
1.《宋代的儒学与科学》,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2.《中国传统文化与科技》,桂林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道教生态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4.《管子的科技思想》,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
5.《儒家文化与中国古代科技》,北京:中华书局,2002年。
6.《新编中国哲学史》(合著),北京:中国书店有限责任公司,2002年。
7.《王廷相评传》(合著),南京市: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8.《齐国科技史》(《齐文化丛书》15,合著),齐鲁书社,1997年。
出版译著
1.《谁想成为科学家?》,上海市: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6年。
2.《人性与价值》(合译),广州市: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年。
3.《笑与滑稽》,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年。
4.《百万富翁的智慧》(《谁是下一个百万富翁?》,合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年。
5.《中国人的性格》(合译),北京:学苑出版社;香港特别行政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年。
6.《睡眠的艺术》,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1991年。
7.《宫廷内幕——马科斯和伊梅尔达的兴衰》(合译),厦门市:厦门大学出版社,1991年。
8.《伪科学的时髦与荒谬》,上海市:上海文化出版社,1990年。
9.《女性与上帝——中世纪的妇女》,沈阳市:辽宁教育出版社,1989年。
10.《宗教社会学》(合译),银川市: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
五、近年来主要学术论文:
1.《从儒家文化的角度看"西学中源"说的形成》,《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年第10期。
2.《朱熹:一位被遗忘的天文学家》,《东南学术》,2002年第6期。
3.《〈周易〉对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周易研究》,2003年第3期。
4.《〈太平经〉的生态思想初探》,《宗教学研究》,2003年第2期。
5.《儒学与中国古代农学》,《孔子研究》,2003年第4期。
6.《儒家生态思想初探》,《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年第12期。
7.《儒家经典中的科技知识》,《中华文化论坛》,2004年第1期。
8.《试析道教劝善书中的生态伦理思想》,《伦理学研究》,2004年第1期。
9.《道教生态伦理:以生命为中心》,《厦门大学学报》,2004年第5期。
10.《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第6期。
11.《〈管子〉与〈礼记·月令〉科学思想之比较》,《管子学刊》,2005年第2期。
12.《略论〈周易〉对中国古代历法的影响》,《周易研究》,2005年第5期。
13.《儒家文化背景下的中国古代科技》,《新世纪的哲学与中国——中国哲学大会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
14.《儒家文化与古代科技并非对立》,《儒学与当代文明——纪念孔子诞生255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北京:九州出版社,2005年6月。
15.《孔孟儒学与科技》,《光明日报》,2007年01月。
16.《陆九渊对自然知识的兴趣》,《光明日报》,2007年0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