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禹王祠

禹王祠

禹王祠位于原山主峰,座北朝南,始建年代不详,现仅存遗址,长8米,宽5.5米,林业和电信部门已改建成机房。向南10米左右有小龙王殿一处,长宽分别为4.4米、3.5米。侧峰设立泰山行宫,面积9米×6米,座北朝南偏东,始建年代亦不详。

禹王祠介绍

禹王山位于博山区城西9公里处,系原山之主峰,别名饴山、马耳山,又称虞望山。海拔797.8米;东侧是断层陷落而成的悬崖峭壁,因山高风寒,积雪融化较慢,故 《颜神镇志》将"大禹积雪"列为颜神八景之一。据传,夏禹治水曾到此地,人们感其功德,在山顶建禹王祠以示纪念,禹王山也由此而得名。

历史发展

禹王祠历经多次重修,原庙于文革期间被毁。

2000年农历9月9日,由山东鲁中老年福乐院博山禹王院牵头,在区文管所带领下,在原山侧峰,泰山行宫旧址重修碧霞元君祠一座,四梁八柱,前出厦,上覆琉璃瓦,内塑泰山老母、送子观音、眼光奶奶三尊神像。

原先禹王祠与泰山行宫前,石碑林立,但大部已毁,现仅存泰山行宫后的三块碑,其中两块为清康熙帝五十七年所立,另一块为清嘉庆五年所立,均为重修碑。三碑当中,只有 《重修虞望山泰山行宫记》一碑保存较完好,而其余两碑皆因风雨剥蚀,已不能辨认了。

禹王山庙会

每年九月九山是禹王山庙会,四面八方的善男信女,云集于此,烧香祈福。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