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出存货计价
存货计价方法的选择对企业纳税人的应税所得和应纳税额具有直接影响,因此成为企业纳税筹划的重要考虑因素。企业在实践中可根据存货种类、企业管理需求等因素,合理选择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从而确定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实现税务成本的有效控制。
先进先出法
先进先出法是一种基于先购入的存货优先发出的原则,用于确定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成本的计价方法。在这种方法下,先购入的存货成本会早于后购入的存货成本被转移出去。
加权平均法
一次加权平均法
也称为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这种计价方法通过计算本月所有进货数量加上月初存货数量的总权重,除以当月全部进货成本加上本月初存货成本之和,得出存货的加权单位成本。然后,利用这个加权单位成本计算当月发出存货的成本以及期末存货成本。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 =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 / (期初结存存货数量 + 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期发出存货数量 * 加权平均单价
期末存货实际成本 = 期初结存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尽管一次加权平均法操作简单,有助于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但它并不利于日常存货成本的管理和控制。
移动加权平均法
移动加权平均法是在每次进货之后,即时计算出新的平均单位成本,用作下次发货的基础。其计算公式如下:
加权平均单价 = (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期收入存货实际成本) / (收入存货前结存存货数量 + 本期收入存货数量)
本期发出存货实际成本 = 本期发出存货数量 * 加权平均单价
使用移动加权平均法可以使管理层及时掌握存货的库存状况,计算得到的平均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库存的存货成本相对客观。然而,由于每次收货都需要重新计算平均单价,对于收发货频率较高的企业来说,这种方法可能会增加计算工作量。
个别计价法
个别计价法是一种针对每批发出存货的实际成本,按照其购买时的实际成本分别计价的方法。虽然这种方法能精确反映实际情况,但在存货收发频繁的情况下,其发出成本的区分工作可能较为繁琐。在实务中,许多企业首先按照计划成本对存货的收发及结存进行核算,并及时计算存货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间的差异。月末时,这些差异会被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至发出存货的成本中,以便将已发出存货的计划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参考资料
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有哪些.百度文库.2024-11-11
先进先出法介绍.爱问知识人·教育.2024-11-11
加权平均法.百度文库.2024-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