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海龙
吻海龙,背鳍27—29;胸鳍16—17。骨环21—24+59—63。体延长如鞭状,尾部细长。躯干部断面呈七角形,尾部断面呈四角形。
基本介绍
吻海龙 Y.bicoarctatus Bleeker
分类:长吻海龙、短吻海龙、粗吻海龙、宝珈枪吻海龙、矛吻海龙等
背鳍27—29;胸鳍16—17。骨环21—24+59—63。体延长如鞭状,尾部细长。躯干部断面呈七角形,尾部断面呈四角形。吻显著延长,吻长等于或长于眼后头长。吻背面中央无锯齿。眼眶不突出。背鳍基部稍隆起。系暖水性近海鱼类,个体较大,全长可达30cm。较罕见,无经济价值。我国仅见于南海近岸某些岩礁区;国外分布于日本南部以南的西太平洋海域。
粗吻海龙鱼,为海龙科粗吻海龙属的鱼类。分布于中国海南、福建省、台湾省沿海;国外见于印度洋北部及日本、朝鲜。多栖于海藻丛中,吸食小型甲壳亚门。
短吻海龙,分布于印度-太平洋海域,西起斯里兰卡,东至东萨摩亚,北至中国台湾,南至澳洲昆士兰州等附近海域。中国台湾发现于北部附近岩礁海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