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深成岩

深成岩

深成岩(也作火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层3千米以下,缓慢冷却相成的火成岩,一般为全晶质粗粒结构。

基本介绍

深成岩(plutonite)

岩浆在地下深处(\u003e3000米)缓慢冷却、凝固而生成的全晶质粗粒岩石,如花岗石闪长岩辉长岩等。近年来,深成岩类以花岗岩类岩石占绝大多数的事实,使多数人认为,花岗岩类是岩浆成因的,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有的花岗岩类岩石是高度变质交代作用的产物。

内容描述

火成岩(又名岩浆岩)是指岩浆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

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玄武岩等。

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

岩浆岩对地质学研究很重要,因为:

它们的矿物和化学结构提供很多关于地壳结构的知识。

学者可以从岩浆岩的存在地点,形成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以及原有的岩石种类中推断地壳结构。

它们的年龄可以从各种各样辐射测量断代法测量,以此和临近地层年代比较,可以推断事件发生顺序。

它们的特点通常是一个具体构造环境的典型,可以研究板块构造。

在一些罕见情况下,它会含有重要矿物,例如花岗石中可能有钨,锡和。

分类介绍

岩浆岩分为火山岩(外部)、浅成岩和深成岩(内部):

浅成岩是岩浆在地下,侵入地壳内部3-1.5千米的深度之间形成的火成岩,一般为细粒、隐晶质和斑状结构;

深成岩是岩浆侵入地壳深层3千米以下,缓慢冷却相成的火成岩,一般为全晶质粗粒结构;

火山岩在火山爆发岩浆喷出地面之后,再经冷却形成,所以又名喷出岩,由于冷却较快,所以一般形成细粒或玻璃质的岩石。

纹理介绍

岩浆岩最明显的分别是纹理,主要与组成晶子(粒子)的大小和形状相关。

粒度介绍

根据晶子粒的大小,岩浆岩分成五类:

伟晶岩质,有非常大的颗粒

晶岩质,只有大的颗粒

斑状,有一些大颗粒和一些小颗粒

显晶质,只有小颗粒

玻璃状,没有颗粒

晶体结构

晶体形状也是纹理的一个重要因素,以此分成三类:

全角:晶体形状完全保存。

半角:晶体形状部分保存。

他形:认不出晶体方向。

化学成分

岩浆岩以两种化学成分分类:

二氧化硅的含量:

酸性火成岩含量\u003e66%

中性火成岩含量66%~52%

基性火成岩含量52%~45%

超基性火成岩含量45%~40%

石英,碱长石似长石的含量:

长英质:含量很高,一般颜色较浅,密度较低。

铁镁质:含量低,颜色深,而且密度较高。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