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过路黄
巴东过路黄(学名:Lysimachia patungensis)是报春花科珍珠菜属的多年生匍匐草本植物,中国特有植物。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形态特征
茎纤细,匍匐伸长,节上生根,长10-40厘米,密被铁锈色多细胞柔毛;分枝上升,长3-10厘米,节间长1-3.5厘米。
叶对生,茎端的2对(其中1对常缩小成苞片状)密聚,呈轮生状,叶片阔卵形或近圆形,极少近椭圆形,长1.3-3.8厘米,宽8-30毫米,先端钝圆、圆形或有时微凹,基部宽截形,稀为楔形,草质而稍厚,上面绿色,下面粉绿色,两面密布具节糙伏毛,边缘透光可见透明粗腺条,中肋稍宽,在下面微隆起,侧脉不明显;叶柄长约为叶片的一半或与叶片近等长,密被柔毛。
花2-4朵集生于茎和枝的顶端,无苞片;花梗长6-25毫米,密被铁锈色柔毛;花萼长6-7毫米,分裂近达基部,裂片披针形,宽约1.5毫米,顶端稍钝,具极狭的膜质边缘,背面被疏柔毛;花冠黄色,内面基部橙红色,长12-14毫米,基部合生部分长2-3毫米,裂片长圆形,宽3-5毫米,先端圆钝,有少数透明粗腺条(干后有时呈淡褐色);花丝下部合生成高2-3毫米的筒,分离部分长4-6毫米;花药卵状长圆形,长约1.5毫米;花粉粒具3孔沟,近球形[(28-30) × (25-27)微米],表面具网状纹饰;子房上部被毛,花柱长达6毫米。蒴果球形,直径4-5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生长环境
巴东过路黄生于山谷溪边和林下,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1000米。
分布范围
巴东过路黄产于湖北、湖南省、广东省、江西省、安徽、浙江省、福建省。模式标本采自湖北巴东。
采收加工
巴东过路黄的全草在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洗净,晒干。
化学成分
相关变型
光叶巴东过路黄(变型):叶光滑无毛;茎和花萼被极稀疏的柔毛或近于无毛。产于广东北部、湖南、江西、浙江。生于疏林下,垂直分布上限可达海拔1000米。
用途
花金黄,供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