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芨芨草

小芨芨草

芨芨草(学名:Achnatherum 锦鸡儿属)是禾本科芨草属下的一个种,为多年生植物

形态特征

小芨芨草的须根较粗韧,有时具砂套。秆直立,丛生,较细,光滑,高50-90厘米,径1.5-3毫米,具3-5节。叶鞘短于节间,平滑无毛;叶舌长0.5-1毫米,截平,顶端不规则齿裂且具细短纤毛;叶片纵卷,长15-30厘米,质地较硬,直立,粗糙。圆锥花序疏松开展,长15-25厘米,分枝细,微粗糙,2-4枚簇生,斜向上升或平展,长5-13厘米,小穗柄长2-5毫米,粗糙;小穗长4.5-5.5毫米,淡绿色。

植物学史

小芨芨草因常与锦鸡儿(Garagana spp.)组成群落,故有锦鸡儿芨芨之称。

生长环境

生于干旱石质山坡,海拔900-1200米。

小芨芨草是一种旱生密丛型下繁禾草,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场的亚优势种、伴生种或散生种。生于天山北坡海拔1400-1500米的山地荒漠草原带的阳坡,常见于砂砾质的淡栗钙土上;抗旱能力强,在极端干旱条件下能忍受大气和土壤的长期缺水而正常生长。小芨芨草在天山东段中低山带及低山丘陵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场上以亚优势种或伴生种,与沙生针茅、镰芒针茅、洛氏锦鸡儿组成山地荒漠草原草场型;还可与洛氏锦鸡儿共同组成山地灌丛—荒漠草原草场型,草群总盖度15-25%,小芨芨草分盖度 3-5%,分布均匀,草层高30-60厘米;在中部天山的土质山地荒漠草原草场中,它常成为博乐蒿和针茅草场中的伴生种;在强石质化的地段,则散生在小叶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喀什蒿+羊茅的山地灌丛—荒漠草原草场型中。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新疆(富蕴县阿勒泰市布尔津县奇台县乌鲁木齐市玛纳斯县沙湾市托里县博乐市、温泉、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中亚俄罗斯(高加索、西伯利亚)也有分布。

生长习性

小芨芨草通常在4月上旬返青,6月中旬抽穗开花,7月中旬结实,9月开始枯黄。基部分蘖营养枝较多,而且基部具残存的枯萎叶鞘及叶片,耐牧,耐践踏,再生性强。

主要价值

芨芨草分布不广,在草群中的参与度不大,虽然质地比芨芨草稍好,但单株产量不及芨芨草。又因为密丛下繁草本,茎多叶少。粗蛋白质的含量,在拔节期高达18.58%左右,开花后迅速下降到7.79%,枯黄后仅为3.71%,粗脂肪含量不高。适口性也较芨芨草差,在放牧场上前期常常看到全株保存,后期在没有优良牧草的情况下,牲畜才啃食。枯黄后叶片保留良好,在冬季大雪覆盖后,大家畜扒雪采食,有一定饲用价值。

保护现状

保护级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20)》——无危(LC)。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