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花悬钩子
白花悬钩子(学名:Rubus leucanthus Hance)是蔷薇科悬钩子属的植物,分布在越南、泰国、老挝、柬埔寨以及中国的湖南省、云南省、福建省、贵州省、广东省等地。生长于海拔300米至1,400米的地区,一般生长在路边、林中、开阔地、疏林中、沟边灌丛中和阳坡。
形态特征
攀援灌木,高1—3米;枝紫褐色,无毛,疏生钩状皮刺。小叶3枚,生于枝上部或花序 基部的有时为单叶,革质,卵形或椭圆形,顶生小叶比侧生者稍长大或几相等,长4—8厘 米,宽2—4厘米,顶端渐尖或尾尖,基部圆形,两面无毛,侧脉5—8对,或上面稍具柔毛,边缘有粗单锯齿;叶柄长2—6厘米,顶生小叶柄长1.5—2厘米,侧生小叶具短柄,均无 毛,具钩状小皮刺;托叶钻形,无毛。花3—8朵形成伞房状花序,生于侧枝顶端,稀单花腋 生;花梗长0.8一1.5厘米,无毛;苞片与托叶相似;花直径1—1.5厘米;萼片卵形,顶端急 尖并具短尖头,内萼片边缘微被绒毛,在花果时均直立开展;花瓣长卵形或近圆形,白色,基部微具柔.毛,具爪,与萼片等长或稍长;雄蕊多数,花丝较宽扁;雌蕊通常70—80,有时 达100或更多,花柱和子房无毛或仅于子房顶端及花柱基部具柔毛;花托中央突起部分近 球形,基部无柄或几无柄。果实近球形,直径1—1.5厘米,红色,无毛,萼片包于果实;核 较小,具洼穴。花期4—5月,果期6一7月。
生长环境
原产地属暖温带和热带地区,只生长在户外温带最温和的地区,通常很容易在阳光或半阴的排水良好的壤土中生长。
繁殖方法
白花悬钩子的种子需要分层,最好在初秋的寒冷环境中播种。储存的种子需要在大约3°℃的温度下进行一个月的分层,最好在一年中尽早播种。当幼苗足够大可以在寒冷环境中生长时,将其拔出。在次年春末将它们种植到固定位置。
主要价值
白花悬钩子的果实可供食用。
保护现状
白花悬钩子被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无危(LC)。
本种提示
此种和小柱悬钩子R.Columellaris Tutcher相近,但后者叶片椭圆形或长卵状披针形,萼片于果期常反折;花瓣比萼片长得多;雌蕊数多达300;花托基部具长达5.毫米的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