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灰寨镇

灰寨镇

灰寨镇,隶属于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位于县境中部丘陵地带,东南与塔头和金和镇相连,西与大溪镇相邻,南与钱坑镇交界,北与南山和京溪园镇接壤,距县城22千米,面积54.0433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揭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该镇常住人口为28454人。截至2023年,该镇下辖16个村、1个社区。

1949年4月,灰寨镇所在地区属南联区;1950年2月,南联、新龙县两区合并称南龙区;1951年,属第三区;1958年,属南山人民公社;1962年,改称灰寨人民公社;1983年改称灰寨区;1986年,改称灰寨镇。

2019年,灰寨镇农业总产值4.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0.3亿元;完成税收任务收入合计270.32万元。

灰寨镇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素有“潮汕小延安”美誉,被广东省政府评为革命老区镇。在中国国民革命军东征时期,周恩来等革命先驱曾驻足灰寨镇,并在灰寨圩祠堂坪做演讲。中国革命战争年代,潮梅行委会、潮汕特委、潮汕抗征队、《团结报》等革命机关都曾设在灰寨镇。

灰寨镇乡村游资源丰富,主要旅游景点有新宫林苏式古建筑群、同福桥、岚川塔风景区等。

历史沿革

1949年4月,属南联区。

1950年2月,南联、新龙县两区合并称南龙区。

1951年,灰寨属第三区。

1958年,属南山人民公社。

1962年,改称灰寨人民公社。

1983年,改称灰寨区。

1986年开始,改称灰寨镇。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灰寨镇位于县境中部丘陵地带,东南与塔头镇金和镇相连,西与大溪镇相邻,南与钱坑镇交界,北与南山和京溪园镇接壤,总面积53.58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灰寨镇两面环山,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气候

灰寨镇属亚热带气侯,年均气温21℃,年均降水量1800毫米,常年主导风为东北风。

水文

灰寨河发源于北山水库﹐由北向东流经灰寨镇境12公里。

行政区划

截至2019年10月,灰寨镇辖1个社区和16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灰寨圩。

人口民族

截至2018年末,灰寨镇有户籍人口43808人。

2021年6月8日,揭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发布,截至2020年11月1日,灰寨镇常住人口数为28454人。

经济

2017年,灰寨镇工农业总产值30.51亿元,比2016年(下同)增长5.4%,其中工业总产值26.76亿元,农业总产值3.7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775元。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074万元,增长10.6%;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2069万元,增长10.6%。全年固定资产投资1.85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各项税收收入总额232.78万元,增长6.4%,其中国税128.74万元,增长49.1%;地税104.04万元,下降21.4%。镇内有中国农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3大行5个网点,各项存款余额9.4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9.04亿元;各项贷款490万元。

2019年,灰寨镇农业总产值4.23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54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0.3亿元;完成税收任务收入合计270.32万元。

农业

2017年,灰寨镇农业总产值3.75亿元,下降4.8%,其中种植业产值2.16亿元,林业产值3742万元,畜牧业产值8405万元,渔业产值1360万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及其他产值2383万元。全镇耕地面积1307公顷,粮食播种面积1553公顷,粮食总产量9713吨。水稻种植面积951.39公顷,总产量5567吨;番薯、马铃薯等薯类种植面积561.67公顷,总产量3842吨;蔬菜种植面积581.28公顷,总产量2.33万吨;水果种植面积677.33公顷,总产量8008吨,其中柑橘属种植面积71.86公顷,产量1923吨。林地面积2798公顷,生态林160.3公顷,完成育林面积80.79公顷,林业采伐面积2.99公顷,木材采伐蓄积2723立方米,桉属出材1707立方米。全年生猪出栏1.78万头、家禽(鸡、鸭、鹅)出栏54.3万只,水产养殖总产量1867吨。

工业

2017年,灰寨镇工业生产以毛巾纺织、运动用品为主,有工业企业8家,从业人员1855人,规模以上企业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76亿元,增长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6.76亿元,增长7%。

商业

2017年,灰寨镇有农贸市场1个,占地面积1公顷,镇区沿街商铺343家,主要经营毛巾纺织、农机、家具、体育用品加工、糖果加工等。全镇外贸出口主要企业有几家规模毛巾生产企业。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增长8.9%。

文化

方言

灰寨镇境内除东联乔上村、金星乌犁村居民讲客家话和潮州话外,其余各村居民讲客家话。

擂茶

揭西县普宁市客属地区均流行喝擂茶的习俗。北宋初年,潘仁美奉命南下攻打南汉,派一小分队途经揭西进攻广州市。到了河婆,士兵水士不服,上吐下泻,后来得到当地人的指点,喝擂茶治病。那些病倒了的士兵每人喝一大碗擂茶,次日全都痊愈了。后来,征南人马有一部分留下来屯田,于是擂茶不但在揭西,而且在粤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赣州市等客家人聚居的地方流传下来,成为客家饮食民俗的一大特色。

揭西米呈

米呈,又叫“米花脆”,是一种盛行于揭西县客家地区的经典茶料。米呈,在揭西县客家地区是一种与擂茶齐名的传统美食。据揭西县志记载,米呈是盛行于河婆街道、龙潭、坪上、五云上砂镇、良田等客家地区的地方特色美食,或作点心茶料,或作敬品礼品。在物质贫乏的年代,一碗擂茶、一块米呈,是揭西客家地区人们招待客人的最高标准。

交通

灰寨镇境内有省道S335和S237在灰寨镇内交汇。

社会

科学技术

2017年,灰寨镇开展农机、职业培训会2场次,培训人员60多人次。

教育事业

2017年,灰寨镇有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249人,幼儿教师16人;小学14所,在校学生1806人,教职工173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67人,小学一级教师职称114人,小学二级教师职称30人,小学三级教师职称22人)﹔完全中学1所,初中在校学生640人,高中在校学生338人,教职工130人〔其中大专学历29人,本科学历98人,研究生学历1人,中学高级教师职称1人,中学一级教师职称84人)。灰寨中学投人53万元对校园校舍、教学设备等进行维修维护,投人4.4万元购置课桌等教学设备;成立“李汉枢杨学花奖助学促进会”;灰寨中学考取揭阳一中、揭西县河婆中学揭西县棉湖中学等重点学校人数61人﹔全镇小学适龄儿童人学率100%、小升初率100%。

文化事业

2017年,灰寨镇有文化站1个、广播电视站1个、村级广播站17个、有线电视转播站3个、农家书屋17间、老人福利院1个、灰寨书画院1个。全镇17个村(社区)都设有篮球场,各村利用节假日开展乒乓球赛、中国男子篮球职业联赛等群众性体育活动。完善全镇17个行政村村级文化室建设,完善公共电子阅览室设施开展“乡乡乐起来”等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性娱乐活动20场。

医疗卫生

2017年,灰寨镇有卫生机构19个。其中中心卫生院1所,内设预防保健科、全科医疗科、内科、外科、妇产科、妇女保健科、小儿科、眼科、麻醉科、医学检验科、医学影像科、中医科等科室,有进口眼科手术显微镜计算机X射线、眼科YAG激光治疗仪、全数字彩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有病床50张,全院在编人员82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5人﹔卫生站18所,村医生18人。是年,中心卫生院投入134.8万元,完善医疗设备,其中购置专用设备7套133.22万元,购买办公设备4套1.58万元;配合上级实施卫生强县升级改造项目建设工程,项目总投人525万元。至年底,各医疗机构门诊量1.27万人次,住院1637例,全镇医疗卫生单位业务收入893.8万元。

参考资料

揭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第二号).揭西县人民政府.2024-03-22

统计用区划代码 城乡分类代码 名称.国家统计局.2024-03-22

政府工作报告.揭西县人民政府.2024-03-22

揭西动态.揭西县人民政府.2024-03-22

揭西县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红黑统计公报库.2022-0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