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佛法僧科

佛法僧科

佛法僧科(学名Coraciidae)是鸟纲佛法僧目的一个科,体型类似乌鸦,但与翠鸟和蜂虎科亲缘关系密切。佛法僧科的鸟类广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地区,尤其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为丰富。全球共有2亚科5属16种,中国有2属3种,其中以三宝鸟分布最广泛,也最为常见。佛法僧科的鸟类主要以昆虫为食,也会食用两栖动物爬行纲、小哺乳纲和小鸟。在马达加斯加岛的地佛法僧亚科(地宝鸟亚科、地亚科)常被单列为一科。

基本简介

佛法僧科(Coraciidae)是佛法僧目的一个科。佛法僧科(学名Coraciidae)在动物分类学上是鸟纲佛法僧目中的一个科,体型类似乌鸦,但与翠鸟和蜂虎科亲缘关系密切。体色多为蓝色和褐色。以昆虫为食。佛法僧科一共包括11种,在中国有3个种分布:佛法僧属Coracias、蓝胸佛法僧 Coracias garrulus、蓝喉佛法僧 Coracias abyssinica、紫胸佛法僧 Coracias caudata、宽尾佛法僧 Coracias spatulata、红冠佛法僧 Coracias noevia、棕胸佛法僧 Coracias benghalensis、紫翅佛法僧 Coracias temminckii、蓝腹佛法僧 Coracias cyanogaster、三宝鸟属 Eurystomus、宽喙三宝鸟 Eurystomus glaucurus、蓝喉三宝鸟 Eurystomus gularis、紫三宝鸟Eurystomus azureus、三宝鸟 Eurystomus orientalis

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佛法僧科(Coraciidae)约12种东半球鸟类的统称。求偶或向鹰攻击时俯冲翻筋斗。佛法僧科也包括鹃鴗和地鴗(ground roller)。栖居於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的温暖地带。体长25∼32公分(10∼12.5)。形似矮壮短腿的松鸦,多为蓝色或紫色。集群吵杂,觅食蝗虫、飞行蚁类和蜥蜴。巢多在树洞中,有几种在白蚁巢内挖洞。蓝胸佛法僧(Coracias 松鸦属)体长30公分(12吋),见於南欧到西亚,翅天蓝色 带黑边。

鸟种描述

体型描述

体型略大(30厘米)的佛法僧。头、下体及前翼为明快的天蓝色,飞羽黑,上背、背及三级飞羽粉褐色。虹膜-深褐;嘴-黑色;脚-暗黄色。

叫声描述

为粗哑的chack-ack声,重音在第一音节,声如jackdaw或喜鹊。也作松鸦般的rrak-rrak, rrak-rehhh声。

主要习性

求偶或向鹰攻击时俯冲翻筋斗。佛法僧科也包括鹃鴗和地鴗(ground roller)。栖居於欧洲、非洲、澳大利亚的温暖地带。体长25∼32公分(10∼12.5吋)。形似矮壮短腿的松鸦,多为蓝色或紫色。集群吵杂,觅食蝗虫、飞行蚁类和蜥蜴。巢多在树洞中,有几种在白蚁巢内挖洞。蓝胸佛法僧(Coracias 松鸦属)体长30公分(12吋),见於南欧到西亚,翅天蓝色带黑边。

三宝鸟是羽色鲜艳的中型攀禽,食昆虫,爬行纲,小哺乳纲和小鸟。

主要分布

佛法僧广布于旧大陆的温热带地区,但以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最丰富。有2亚科5属16种,我国有2属3种,以三宝鸟分布最广泛,也最为常见。佛法僧科中仅产于马达加斯加岛的地佛法僧亚科(地宝鸟亚科、地鴗亚科)常被单列为一科。

分布状况

罕见。亚种semenowi迁徙时在新疆西北部和西部以及西藏自治区西部有过记录。在新疆可能有其繁殖。

备注信息

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