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淙头古村

淙头古村

淙头古村是泽州县周村镇下辖的一个村级行政单位,淙头古村离晋城市市区有20多公里。现有人口近500人,198户,耕地1300亩,是山西省历史文化名村,村名来源于村周围有十座小山都到此断头,原意是十终头,后窜写为石淙头(当地读淙为宗)。该村青山环抱,苍翠欲滴。长河绕村东、南而过,留下了无数神奇传说。保存完好的古民居建筑是石淙头村的灵魂所在。村中现存老宅子主要有东、西各一组,均建于清爱新觉罗·颙琰爱新觉罗·旻宁年间,是当时村中一潘姓富商所建,故俗称“潘家大院”,整个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为极具代表性的清代晋城市民居建筑风格。

简介

淙头古村是沁水县河边的系列古民居之一,以明清民居为主的村落反映了晋商时代的人文特点。2010年入选入选省级历史文化名。

历史发展

这里曾是古时晋城通往河南省晋西南陕西省的必经之路和交通要塞。明清时商贾云集,贸易昌盛,设有官家驿站,是一个跨区域的文化贸易中心。

该村落选址依山傍水,负阴抱阳,是我国典型的传统聚居环境。建筑雄浑,因形就势,错落有致。

曾经的繁荣为我们留下了今天可以看到的古宅大院。这些创建于明清时期的院子均为经商致富后所建。保存较为完好的十多个院落,依山而建,错落有致,大部分呈棋盘式的一进两院和一进三院格局。和沁河边其他村落相比,石淙头的大门建筑比较有特点,既有木构型,也有砖石拱券形,还有砂岩砌筑的双进式,而且门首上的砖雕也很有特色,

城镇特色

古色古香的潘家街。村中现存老宅子主要有东、西各一组,共十几处院落,是当时村中富商潘祁山所建,故俗称“潘家大院”,约始建于1697年,建筑面积7.2万余平方米,占地296亩,整个建筑群规模宏大,布局合理,结构严谨,为极具代表性的明清沁河流域民居建筑风格。

潘家大院除了营造特色和建造技艺外,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文化内涵深。门头大量的石木匾额就是其显著的反映。有描写环境的,如“南山拱翠”、“绿带青环”、“开门见山”、“峰凝紫气”等;有祁望福祉的,如“河阳泽永”、“肇开灵秀”、“安常处顺”、“瑞接南山”等;有鞭策警行的,如“出入相从”、“食德饮和”、“治生耕鉴”、“旧德先畴”等。

淙头古村的“潘家大院”雄伟中见质朴,质朴中求精工,对称中有变化,变化中求实用,可居、可赏、可御、可逸;既具北方民居高大雄浑之气势,又有南国园林玲珑秀雅之风韵,堪称北方汉族建筑群中的一枝绚丽的奇葩。

存兵寨位于村西,居悬崖之上,状似城堡,现仅存遗址,据传为西晋名将周处屯兵于此时筑。此处自古为太行山古道重要站点,可见其关隘重要性。冯小刚执导的电影《一九四二》在此处取景拍摄。

它深居山坳,远离尘嚣,好比世外桃源。村外青山环绕,碧水相依,风景怡人,村内错落有致地分布着一所所深宅大院,古朴典雅,是村人世世代代的生活空间和精神家园。

地理位置

泽州县周村镇石淙头村石淙头村离晋城市市区有20多公里,在一个小山洼里。沁河支流长河流经这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