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建筑
二十世纪初期,随着钢铁、玻璃和混凝土等新材料的应用,建筑设计出现了新的趋势,这一趋势是对传统历史建筑风格的挑战。在美国,功能性建筑风格得到了显著发展,尤其是在芝加哥地区,出现了大量的钢结构建筑。这些新型建筑的特点在于墙壁不再承担承重作用,而是起到遮蔽和隔离的作用。建筑师们开始探索如何将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相结合,试图创造出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富有美感的作品。
建筑风格
1900年前后,美国的建筑界提出了发展功能性建筑风格的理念。在这种风格下,建筑的墙壁仅用于遮蔽和隔离,而不承担承重作用。这种被称为“芝加哥式窗户”的设计,使用轻巧的金属框架和均匀分布的窗格,充分展现了钢框架结构的优势。路易斯·沙利文设计的百货公司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主张建筑的形式应该服从于功能的需求。然而,即使在这样现代化的设计中,仍然可以看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比如建筑正面的概念,这反映了设计师对于建筑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的认识。20世纪初,一些有影响力的建筑师呼吁回归建筑的三维特性,这与当时的绘画和雕塑领域的趋势相似,都是追求回到古代和原始艺术形式的根源。
相关建筑
法古斯鞋楦厂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为德国阿尔费尔德的法古斯鞋楦厂设计了一座全方位可视的立方体建筑。这座建筑打破了传统工厂的封闭性,将生产过程展示给了公众。在这里,工业生产和社会问题的关系得到了重新审视,工人的工作条件得到了改善。法古斯工厂是一座里程碑式的建筑,它不仅体现了钢框架结构的重要性,还展示了玻璃和钢组成的墙壁的非承重性质。格罗皮乌斯认为,这种设计可以让建筑看起来更加轻盈。这种理念在随后的建筑实践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包括密斯·凡·德·罗厄的高层建筑,以及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竖直城
勒·柯布西耶在马赛和德国柏林设计的“竖直城”系列建筑,保持了立方体的基本形态,但通过内阳台的设计打破了连续的窗口布局。他还通过内部空间的灵活规划,创造了多种类型的住宅单位,以适应不同的生活需求。这些设计旨在避免大型住宅建筑给人带来的仓库感,提供多样化的居住体验。
罗马体育宫
尼诺·萨蒂尼设计的罗马体育宫,利用钢筋混凝土的灵活性,创造了一系列复杂的斜撑结构,成功地支撑起了巨大的穹顶。这种设计超越了传统建筑力学的限制,展现了建筑结构的新可能。
国立美术馆
美术馆的屋顶由八根柱子支撑,四角则是自由悬挂的,这种设计确保了室内充足的自然光线。
柏林音乐厅
汉斯·夏隆设计的柏林音乐厅,融合了现代技术和艺术创造力,呈现出一系列复杂的空间形态。音乐厅的设计突破了传统格局,观众不再是被动的聆听者,而是成为了演出的一部分。
总结
以上提到的建筑实例,展示了建筑艺术从结构工程时期的严谨古典风格,逐步走向了更为多样化和富有想象力的发展阶段。这一演变过程再次证明了艺术史的经验:在文艺复兴之后,紧随而来的是巴洛克时代的繁荣。
参考资料
珍视二十世纪建筑遗产.人民网.2024-10-27
路易斯·沙利文.知乎专栏.2024-10-27
瓦尔特·格罗皮乌斯.知乎.2024-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