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深裂山葡萄

深裂山葡萄

深裂山葡萄(黑枕黄鹂普通亚种:Vitis amurensis var. dissecta),又名百花山葡萄,是葡萄科葡萄属植物。

深裂山葡萄叶深3-5裂,果实直径较小,0.8-1厘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生长于海拔50米至200米的地区,分布于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北京。

深裂山葡萄在河北省曾被称为燕山葡萄,当地称为花叶葡萄,在北京百花山地区叶深裂有时裂片又重复分裂为变异之极端,经多年采集和观察,存在有过渡类型,很难作为种来处理。深裂山葡萄对霜霉病有较强的抵抗能力。

发现历史

1984年,北京林业大学老师路端正在门头沟区发现第一株百花山葡萄野生个体,其叶片呈掌状深裂或全裂,与其他种类的葡萄差异显著;1993年,百花山葡萄被正式命名,这株葡萄也成为世界上唯一一株被发现的百花山葡萄野生个体;2016年,百花山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一条山沟内发现第二株百花山葡萄野生个体;2017年,深裂山葡萄花、果、种子形态被首次记录。

形态特征

形态特征

深裂山葡萄是落叶木质藤本植物,长15-20米,小枝圆柱形,无毛,嫩枝疏被蛛丝状茸毛。卷须2~3分枝,每隔2节间断与叶对生;叶深3~5裂,叶基部心形,基缺凹成圆形或钝角;叶柄初时被蛛丝状茸毛,以后脱落无毛;托叶膜质,褐色,顶端钝,边缘全缘。圆锥花序疏散,与叶对生,基部分枝发达,初时常被蛛丝状茸毛,以后脱落几无毛;花梗无毛;花蕾倒卵圆形,顶端圆形;萼碟形,几全缘,无毛;花瓣5片,呈帽状黏合脱落;雄蕊5枚,花丝丝状,花药黄色,卵椭圆形,在雌花内雄蕊显著短而败育;花盘发达,5裂;雌蕊1枚,子房锥形,花柱明显,基部略粗,柱头微扩大。果实直径较小,熟时紫黑色,0.8~1cm;种子倒卵球形,顶部微凹。深裂山葡萄花期5~6月,果期7~9月。

与山葡萄的区别

山葡萄小枝嫩时疏被蛛丝状绒毛。卷须2~3叉分枝;叶宽卵圆形,长6~24厘米,3(5)浅裂或中裂,或不分裂,先端尖锐基部宽心形,基缺凹成圆形或钝齿蟳,每边有28~36粗锯齿,上面初时疏被蛛丝状绒毛;基出脉5,脉在下面明显,被短柔毛或近几毛;叶柄长4-14厘米,被蛛丝状绒毛。复总状花序疏散,基部分枝发达,长5-13厘米,初被蛛丝状绒毛;花萼碟形,近全缘,无毛;花瓣呈帽状粘合脱落;花盘5裂,子房圆锥。果球形,径1-1.5厘米,成熟时黑色。种子倒卵圆形,腹面两侧洼穴向上达种子中部或近顶端。

深裂山葡萄与山葡萄的区别在于,深裂山葡萄叶深3~5裂,果实直径较小,0.8-1厘米。花期5-6月,果期7-9月。

分布

分布范围

深裂山葡萄主要分布在中国大陆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河北省、北京等地。

栖息环境

深裂山葡萄主要生长于50~200米的山坡疏林、山沟及灌丛中。

经济用途

深裂山葡萄果可食及酿酒,米酒制醋和染料;叶及酿酒后的沉淀物可提取酒石酸

保护现状

保护情况

深裂山葡萄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2021年8月7日版 一级。

深裂山葡萄2018年被列入《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北京市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保护措施

为抢救深裂山葡萄,北京市2010年就启动了百花山萄的人工繁育计划,北京林业大学生物研究所将实验室繁育出的300多株百花山葡萄幼苗,分批送往顺义区平谷区延庆区等地的苗圃。

参考资料

物种2000中国节点.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9-18

命名年份.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4-09-18

深裂山葡萄.植物智.2024-09-18

深裂山葡萄(shēn liè shān pú táo).中国科学数据中心.2024-12-28

百花山葡萄“命悬一线”.中国科学报.2025-01-08

六五环境日特稿 | 最 “孤独 ”的葡萄和有故事的 “ 鸡 ”.中国法制环保网.2025-01-08

山葡萄(shān pú táo).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5-01-08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农业农村部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2024-12-29

北京市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2025-01-08

“独苗”百花山葡萄找到兄弟了.北京日报.2025-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