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

呼韩邪单于(?—公元前31年),挛氏,名稽侯,西汉后期匈奴单于,匈奴第十二代单于虚闾权渠单于之子。

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后,右贤王握衍朐鞮单于继位为握衍朐鞮单于,并在掌权后罢黜了虚闾权渠单于的所有子弟近亲,稽侯狦难以继位,只好逃往岳父乌禅幕的治地避难。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由于握衍朐鞮单于为人暴虐,喜好杀伐,稽侯狦被姑夕王、乌禅幕等大臣拥立为呼韩邪单于,并发兵打败了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死后,匈奴陷入动荡局势,各方诸侯纷纷自立,形成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呼韩邪单于在五单于之争中取得胜利,重新掌权,但是不久后其兄长呼屠吾斯自立为支骨都侯单于,并将呼韩邪单于击败,占据了匈奴王庭。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呼韩邪单于在匈奴左伊秩訾王的建议下,入汉称臣,受到了汉朝的厚待。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初,呼韩邪单于自请留居光禄塞(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下,在汉朝的支持下开始修养、平定匈奴内部。郅支骨都侯单于认为呼韩邪单于军力薄弱,不敢北归,于是便率军西进,另择坚昆为首都。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随着匈奴民众与兵众经过修养日渐强盛,呼韩邪单于认为其部实力足以自卫,遂与汉朝定下“汉匈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的约定,之后率部北归王庭。汉元帝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冬,郅支骨都侯单于被西汉远征军斩杀,此后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对匈奴全境的统治。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次入朝拜见汉元帝,并请求成为汉婿以亲近汉朝,汉元帝于是把后宫良家女子王昭君下嫁于他。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受封为宁胡阏氏,与之生有一子伊屠智牙师。刘骜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病逝。

学者白寿彝、朱葆珊认为,呼韩邪单于身处匈奴乱世,积极改善与汉朝关系,与汉朝定下和亲之好,后世多认为是呼韩邪单于奠定了匈汉之间往后六七十年和平的基础。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呼韩邪单于的形象不断演变。天宝以前,呼韩邪单于基本是一个正面历史人物形象,直至唐朝,其正面形象被进一步突出。但到了明清时期,由于民族关系变化、华夷观念等原因,呼韩邪单于的形象开始也在一些作品中出现了被不同程度丑化的现象,如《汉宫秋》《和戎记》《琵琶语》等。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呼韩邪单于,出身匈奴挛鞮氏,名稽侯狦,是匈奴第十二代单于虚闾权渠单于之子,其祖先是匈奴头曼单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虚闾权渠单于病死,执事贵族郝宿王刑未央召集诸王准备选任新单于。当时虚闾权渠单于已被废黜的原配妻子——渠阏氏与弟弟左大且渠都隆奇密谋,在诸王到来之前拥立了自己的情人右贤王握衍朐鞮单于为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性情凶残,继位后下令杀死了刑未央等人转而重用都隆奇,并将虚闾权渠单于的子弟近亲全部罢黜,以自己的亲信取而代之。在这种政治环境下,稽侯狦作为虚闾权渠单于之子难以继位,只好流亡至其岳父乌禅幕的治地避难。

内斗落败

握衍朐鞮单于由于在位期间嗜杀暴虐,很快失尽民心。神爵四年(公元前58年),稽侯狦被匈奴东部的姑夕王、乌禅幕以及左地贵族等骨肉大臣联合拥立为呼韩邪单于,而后发动左地的四五万兵马攻打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单于败走自杀。握衍朐鞮单于死后,他手下的都隆奇投奔了握衍朐鞮单于的弟弟右贤王,余部则归降了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战胜握衍朐鞮单于回到匈奴王庭数月后便决定停战,让襄助自己的贵族们回到故地,并收留了流落民间的兄长郅支单于,立其为左谷蠡王。呼韩邪单于派人告诉右贤王部的贵族,准备命令他们杀死右贤王。但是这年冬天,右贤王与都隆奇又拥立了握衍朐鞮单于的从兄先贤掸薄胥堂为屠耆单于,并发兵数万袭击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败走,屠耆单于便以两个儿子为左、右谷蠡王,据守王庭,并在东面屯兵以防备呼韩邪单于。

重掌王权

屠耆单于掌权之后轻信谗言,滥杀无辜,匈奴的各方诸侯很快不再臣服于他,纷纷自立为王。其中,呼揭王自立为呼揭单于,右奥鞬王自立为车犁单于,乌藉都尉自立为乌藉单于,这三位单于和屠耆单于、呼韩邪单于形成了五单于并立的局面。屠耆单于后来出兵击败了乌藉单于、车犁单于和呼揭单于,屯军于闟敦。汉宣帝五凤元年(公元前57年)八月,呼韩邪单于则派遣其弟右谷蠡王等人突袭了屠耆单于屯驻闟敦的军队,斩杀他部下的一万多人。屠耆单于听说后,亲率六万骑兵前去攻打呼韩邪单于,但最终败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四万军队,兵败自杀。当时汉将李陵的儿子重新拥立落败于屠耆单于的乌藉单于,但很快被呼韩邪单于击败斩杀。

祸起萧墙

呼韩邪单于在五单于之争中胜出后,终于回到单于王庭,然而,重新掌权后的他仅剩数万部众,实力大减。当时匈奴地区因为五单于之间的混战,有上万人死亡,牲畜也损失了十之八九。人民陷入饥荒,以至于互相残杀烧烤而食。而单于的阏氏、子孙兄弟等约有五万余人在匈奴内乱的局势之下归顺了汉朝,其中包括呼韩邪单于的左大将乌历屈的部众以及战败逃走的屠耆单于幼子与都隆奇等人。匈奴内乱不休。不久后,屠耆单于的堂弟休旬王在西部地区自立为闰振单于,呼韩邪单于的哥哥左贤王郅支单于也在东部地区自立为郅支骨都侯单于。汉宣帝五凤四年(公元前54年),闰振单于向郅支骨都侯单于进攻被杀。郅支骨都侯单于的力量更加强大,开始进攻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因为力量不敌败走,单于王庭最终被郅支骨都侯单于占据。

降汉称臣

汉宣帝甘露元年(公元前53年),在呼韩邪单于被郅支骨都侯单于打败后,身边的左伊秩訾王为他谋划,劝其称臣汉朝以获得帮助,平定匈奴。这个建议一度遭到匈奴群臣的反对。但是左伊秩訾王认为,匈奴的势力已经江河日下,内部又不安宁,若不臣服汉朝寻求庇护,即将陷于危亡。呼韩邪单于权衡再三,采纳了左伊秩訾王的建议,后率匈奴部众向南靠近边塞,并于同年派遣自己的儿子右贤王铢娄渠堂前往汉朝作为人质。次年冬,呼韩邪单于抵达五原塞,向汉朝表示愿意归降。汉宣帝派遣车骑都尉韩昌前去迎接呼韩邪单于。

甘露三年(公元前51年)初,呼韩邪单于前往甘泉宫朝见汉宣帝,被待以诸侯王之上的礼节,拜见时只称藩臣而不称名字。同时,呼韩邪单于得到了汉宣帝赏赐的冠带绶印、车马弓箭以及黄金丝帛等丰厚钱物。同年二月,呼韩邪单于因为担心力量薄弱,北归后难以抗御郅支单于的进犯,于是自请留居光禄塞(今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西北)下,表示如遇紧急情况,可以为汉朝保卫受降城池。汉宣帝答应了呼韩邪单于的请求,并派遣车骑都尉韩昌与高昌侯董忠等人护送其出朔方郡鸡鹿塞,并帮助他诛杀不服从统治的匈奴人,同时还转运了边疆的谷米干粮三万四千供给匈奴食用。自呼韩邪单于归附汉朝后,从乌孙以西至安息与匈奴邻近的西域各国从此也转而敬畏汉朝。甘露四年(公元前50年)十月,郅支骨都侯单于开始像呼韩邪单于一样向汉朝进贡,不过汉朝更加优待呼韩邪单于派来的使臣。

率部北归

汉宣帝黄龙元年(公元前49年)正月,呼韩邪单于再次前往朝见汉宣帝。当初郅支单于认为呼韩邪单于因为兵力软弱才归降汉朝,不能再重返自己的旧地,于是率部向西推进,打算攻占西部地区。而屠耆单于的幼弟本是呼韩邪单于的部下,也逃到西部地区,收集屠耆单于与闰振单于两兄长的旧部,自立为伊利目单于。郅支骨都侯单于后来在一次交战中杀死了伊利目单于,并吞并了其五万人马。郅支骨都侯单于听说汉朝出兵出粮帮助呼韩邪单于,便留居在西部地区。他估计凭自己的力量不能平定匈奴,于是打算联合向西边的乌孙国,便派使臣去见乌孙小昆弥乌就屠。乌就屠杀了郅支单于的使臣,又派八千骑兵声称去迎接郅支骨都侯单于。郅支骨都侯单于察觉有诈,率兵迎击,打败了乌孙的军队。此后郅支骨都侯单于又向北袭击乌揭、坚昆、丁令,吞并了这三个国家。郅支骨都侯单于多次派兵去攻打乌孙,经常取得胜利。由于坚昆与东面的匈奴单于王庭相距七千里,与南面车师国相距五千里,郅支骨都侯单于便留在坚昆当地建都。

汉元帝初元元年(公元前48年)九月,呼韩邪单于上书西汉朝廷,称匈奴人民贫乏困顿,汉元帝随即诏令云中和五原两郡转运二万斛粮食,供给匈奴。而郅支骨都侯单于因为怨恨汉朝帮助呼韩邪单于而不帮助自己,困辱江乃始等汉臣。汉元帝初元五年(公元前44年),郅支骨都侯单于又要求汉朝送还自己在朝作为人质的儿子驹于利受。汉朝后来派遣卫司马谷吉将郅支单于之子送回,然而,郅支骨都侯单于却迁怒诛杀了谷吉等人。郅支骨都侯单于自知已经犯下背叛汉朝之罪,遂西奔与康居国结为联盟。当初车骑都尉韩昌光禄大夫张猛西汉朝廷之命,送归呼韩邪单于的侍子时,两人见呼韩邪单于的民众很多,已经足以自卫而不再畏惧郅支单于,而塞下的禽兽几乎猎尽,匈奴之中许多贵族大臣都劝呼韩邪单于北归。韩昌、张猛担心呼韩邪单于北去之后难以约束,便提出与之订下汉匈盟约。而后呼韩邪单于及其贵族大臣带着韩昌、张猛一同登上匈奴诺水边的东山,刑白马。呼韩邪单于以宝刀刻金,留犁挠酒,以老上单于所破大月氏王头为饮器,与韩昌、张猛等人共饮血盟,双方约定从此“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有窃盗者,相报,行其诛,偿其物;有寇,发兵相助。汉与匈奴敢先背约者,受天不祥。令其世世子孙尽如盟。”汉元帝永光元年(公元前43年),呼韩邪单于北归王庭,匈奴当地原本分散的民众又渐渐地归附于他,匈奴社会也逐步安定下来。

请为汉婿

刘奭建昭三年(公元前36年)冬,汉西域都护甘延寿与副校尉陈汤出兵康居,斩杀了郅支单于。呼韩邪单于恢复了对匈奴全境的统治。建昭五年(公元前34年),呼韩邪单于听闻郅支骨都侯单于被诛,又惧又喜,不久后上书请求进京朝见。汉元帝竟宁元年(公元前33年)正月,呼韩邪单于再次入朝拜见皇帝,并请求成为汉朝的女婿以亲近汉朝。汉元帝于是把后宫良家女子王昭君(字昭君)下嫁给呼韩邪单于。呼韩邪单于非常高兴,上书表示愿意世代替汉朝保护从上谷郡以西至敦煌市的边塞,请求刘奭将戍守边塞的官吏士卒撤去,以让百姓得到休息。汉元帝与群臣商议,最终没有撤除汉朝在边塞的防御,但对呼韩邪单于称臣的忠心表达了敬意。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被其封为宁胡阏氏,后来为呼韩邪单于生有一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受封右日逐王。

刘骜建始二年(公元前31年),呼韩邪单于重病之际,打算立自己最疼爱的儿子且莫车为太子。且莫车的母亲颛渠阏氏也是地位尊贵之人,但她却向呼韩邪单于表示,匈奴内乱多年,国家命脉全靠汉朝之力得以维持。现在国家刚刚恢复安定,人民惧怕战争带来的创伤,而且莫车尚且年幼,未必能让百姓信服,到不如立大阏氏之子雕陶莫皋为太子。呼韩邪虽然宠爱且莫车,但是悉心听从了颛渠阏氏的建议,立雕陶莫皋为复株累若鞮单于,并约定将来雕陶莫皋传位给弟弟且莫车。同年,呼韩邪单于病逝。呼韩邪单于死后,王昭君遵从匈奴习俗,嫁给其子复株累若鞮单于,后又生有两女。

人物评价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第4卷》一书评价:呼韩邪单于身处匈奴乱世,积极改善与汉朝关系,与之定下和亲之好,从而巩固个人政权并统一了匈奴,促使汉匈双方得以安宁,保持和好达六七十年之久,此外,呼韩邪单于与汉朝的亲近也促使了西汉朝廷在西域各国威信的提高,促进了各民族关系的发展。

学者朱葆珊在《论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历史作用》一文中评价:呼韩邪单于为西汉时期汉匈和平关系的发展创造了先决条件,并以个人实践证明了汉匈和平友好的重要意义,为其后继者树立了榜样,从而奠定了匈奴与西汉日后长达六十年和平的基础。

相关研究

和亲研究

关于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匈汉和亲,后世学者多有相关研究。赵志坚在《试论呼韩邪单于与汉的“和亲”》一文中指出呼韩邪单于与汉朝的和亲之所以能够获得成功,主要基于当时“汉强胡弱”的政治现实、呼韩邪单于方面的积极主动,以及双方对和亲必要性所达成的共识。同时,赵志坚认为西汉与匈奴的这次和亲不同于过去暂缓边境冲突的权宜之计,而是一次实质意义上以促进汉匈民族和平友好发展的和亲。陈博在《试论呼韩邪单于在与汉“和亲”中的主导作用》一文中也阐述了类似的观点,认为呼韩邪单于与汉朝和亲这一匈汉和亲的成功范例,很大程度上基于呼韩邪单于主动与汉朝建立和平友好关系,并不断巩固这一关系的主导作用。陈博认为呼韩邪单于与王昭君的和亲促成了塞北与中原的统一,加强了汉匈经济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团结与融合,而呼韩邪单于在这一历史转折中做出了不容忽视的功绩。

形象演变

在后世文学作品中,呼韩邪单于的形象一直在发生演变。唐朝以前,呼韩邪单于是一个正面历史人物形象,但是在文学作品中仅起到工具性作用,描述不多, 到了唐朝,呼韩邪单于被刻画成一个优秀又痴情的民族领袖,正面形象进一步突出。但是自元朝以来,在以《汉宫秋》为代表的一系列作品中,呼韩邪单于逐渐被丑化为一个狂妄霸道的掠夺者。明朝时期,呼韩邪单于的形象呈两极分化,以《和戎记》为代表的剧作沿袭元代对其的丑化,将呼韩邪单于刻画成言语粗鄙、暴躁易怒的形象,而在以《宁胡记》为代表的作品中,呼韩邪单于的形象还是不乏明理、宽容、谨慎的正面性。到了清代,对呼韩邪单于的形象丑化进一步深入。在清初遗民的作品中,呼韩邪单于是一个暴虐而下流的历史人物。杂剧《琵琶语》更是以一个惧内的形象凸显其无能。关于这一历史形象演变,张娜娜在《古代叙事文学中呼韩邪单于形象的演变》一文中指出,呼韩邪单于的形象演变与历代民族关系变化、华夷观念、爱国思想都紧密相关。自元代开始,由于异族的统治,王昭君文学中爱国忠君的主题高扬,民族情绪浓烈。 在这种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便有文学创作者违背历史,刻意丑化呼韩邪单于的形象,以委婉表达内心的愤恨。

朝见路线

关于匈奴呼韩邪单于在甘露三年前往甘泉宫朝觐汉宣帝之路线问题,历史学界普遍认为是从五原郡向南沿着直道而来。但张庆路在《匈奴呼韩邪单于朝汉路线再探》一文中对照西汉政区地理分布指出,呼韩邪单于若走直道,所经过之郡则不满《汉书·匈奴传》中记载的沿途七郡。张庆路认为,直道与秦汉王朝北边国防体系之建设密切相关,就汉宣帝君臣谨慎的行为而言,不可能让呼韩邪单于行走直道。又因呼韩邪单于朝汉之行成为汉廷处理此类外交事务所遵循的“汉家故事”,张庆路根据后来段会宗、班伯因匈奴单于来朝让他在雁门、定襄任职迎接的经历,判断呼韩邪单于经过的七郡依次是五原、云中、定襄、雁门、太原、河东、左冯翊。

人物关系

人物轶事

错失良臣

当初左伊秩訾王为呼韩邪单于出谋划策,归降汉朝,终于使得匈奴得以安定。但是后来却有谗言诋毁他居功自傲,常因得不到封赏而心怀不满。久而久之,呼韩邪单于也对他产生怀疑。左伊秩訾因担心被杀,于是便率一千多部众投降了汉朝,在汉朝受封关内侯。呼韩邪单于后来进京朝见天子,面对左伊秩訾时对这桩错误后悔不已,于是向其认错,希望他能回到单于王庭继续效力。但是彼时左伊秩訾已经一心归附汉朝,呼韩邪单于一再劝说无果,只好自己回国。

孙袭祖称

东汉刘秀建武二十四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呼韩邪单于之孙,乌珠留若鞮单于之子醢落尸逐鞮单于被拥立为南单于。落尸逐鞮去特若尸逐就单于念其祖父曾经依附汉朝而使匈奴安定,于是袭其称号,也称呼韩邪单于。

影视形象

参考资料

王昭君 (1964).豆瓣电影.2024-04-19

王昭君 (1987).豆瓣电影.2024-04-19

昭君出塞 (2006).豆瓣电影.2024-04-19

王昭君 (2007).豆瓣电影.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