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那斯提力斯
米那斯提力斯,旧称米那斯阿诺尔,刚铎首都。
第二纪元3320年由安那瑞安(第2任刚铎国王)修建。在经历了大瘟疫后,第三纪元1640年塔龙铎(第28任刚铎国王)由奥斯吉利亚斯迁都至此。1900年卡力美塔(第31任刚铎国王)修建了城中著名的净白塔。2043年尔诺(第34任刚铎国王)将其更名为米那斯提力斯。2050年尔诺失踪后,城市由宰相马迪尔·佛龙威(第3任刚铎宰相,第1任刚铎摄政王)及其子孙掌管,3019年阿拉贡二世(阿拉贡二世)(第35任刚铎国王,第16任登丹人酋长,刚铎及亚尔诺最高君王)刚铎及亚尔诺重联王国,米那斯提力斯重新回到人皇掌管。
第三纪元3019年3月15日,在此爆发了著名的帕兰诺平原战役。
同时,第一纪元诺多族精灵国王芬罗德·费拉刚在贝尔兰西瑞安岛上所建的望塔亦叫做米那斯提力斯。
城市简介
在刚铎的米那斯提力斯,原称米那斯阿诺尔,修建于第二纪元末期,继奥斯吉力亚斯后成为刚铎现首都,标志为白树,魔戒圣战后更成为刚铎和亚尔诺重联王国的实质首都(名义上为安努米那斯)。
米那斯提力斯的结构为依山而建的梯级城市,背靠白色山脉,著名的白树就种植在米那斯提力斯的最高一级。米那斯提力斯的城防非常坚固,拥有高耸的石墙和秘银制造的大门,魔戒圣战中半兽人军队以重兵攻击米那斯提力斯,却无法撼动她的的大门,最后,半兽人军队用攻城利器“格劳龙”才撞开米那斯提力斯大门。但是该城的梯级构造,依然延缓了索伦大军的进攻。
历史故事
第二纪元3320年,伊兰迪尔之子安那瑞安建造米那斯雅诺(太阳之塔),和当时刚铎的首都奥斯吉力亚斯(星之城),以及米纳斯伊西尔(月亮之塔)同为刚铎的三大城市。
第三纪元2年,第二颗白树在米那斯提力斯被种下。
第三纪元早期,卡兰纳宏的人口减少,欧散克塔的部队都调回米那斯提力斯。
第三纪元1640年,因为大瘟疫的侵袭,奥斯吉力亚斯逐渐衰退了。塔龙铎迁都至米那斯雅诺。
第三纪元1900年,卡力美塔建立了城中著名的白塔。
第三纪元2002年,戒灵攻下了了米纳斯伊西尔,将它改名为米纳斯魔窟,此后米那斯雅诺彻底成为刚铎王国的中心。
第三纪元2043年,尔诺将城改名为米那斯提力斯(守护之塔)。
第三纪元3019年,帕兰诺平原战役。米那斯提力斯方面由刚铎摄政王迪耐瑟二世、多尔安罗斯亲王印拉希尔等人指挥战斗。
地理外貌
刚铎的人们将在伊西立安沦落入魔王之手后,艰辛建造的这道城廓,称为拉马斯安澈。这道城墙从山脚下延伸 三十哩,然后又再度折返,将帕兰诺平原完全包在里面,这是安都因河流域中最丰饶富庶的土地。这道城墙在距离王城大门最远的东北方角落,有一个十二哩宽的开口,俯瞰着大河边的一大块平地,人们在那边建造了极端坚固的防御工事。在那个区域,人们建造了雄伟的大门,镇守着奥斯吉力亚斯渡口和跨河的大桥。这道外墙在西南角距离王城不过三哩远,安都因河在该处绕过南伊西立安的艾明亚南转往西方,城墙就建在河边,哈龙德的码头和港口也位于该处,专门停泊从南方封地前来的船只。
这区域的土地非常肥沃,阡陌纵横、果园遍布。每个私人农场中都有着围栏、谷仓、烧窑,许多沟渠则是沿着山势流下,穿越这块翠绿的大地,进入黄河安都因。不过,居住在那边的牧人和农人并不多,大部分的居民还是住在刚铎七层城池的内部,还有一部分的人则是居住在山中的罗萨那奇谷中,或是更南边拥有五条溪流的兰班宁。在高山和海洋之间还居住着一支刻苦耐劳的民族,他们虽然也属于刚铎的子民,但他们的血统已经和其他的民族混杂在一起;这一带还居住着矮壮的人类,他们的祖先是黑暗的年代中居住在丘陵附近的人类初民。在贝尔法拉斯的繁华港口边,则是印拉希尔王居住的多尔安罗斯堡垒。他和他的子民都属于拥有高贵血统、蓝灰色眼眸的自傲民族。
米那斯提力斯的城池是以独特的方式兴建的,城中分成七层,每一层都有独立的城墙和入口,但这些入口并非是一直线的:主城墙的正门位在整座城半圆的东方,下一座门则是建造在城的东南方,第三座则是在城的东北方,所有的入口都是依这样的规律兴建的。因此,进入要塞的道路蜿蜒曲折地绕着山丘铺设。每当这条道路经过垂直正门的位置时,它都会穿过拱形的隧道,有一座极为庞大的巨岩正好将整座城池分割成两半,只有第一层例外。这特殊的景观一部分是天然的山势,一部分是古代巧匠的鬼斧神工。这座锋利如同刀刃一般的巨岩就位于正门广场后方,一路延伸到这座圆形城池的最高层。巨岩的最顶端还兴建了另一座堡垒,让顶端要塞中的守军可以像是巨舰中的水手一般,俯瞰七百尺之下的正门。通往城中要塞的入口也同样面对着西方,但却是凿穿坚硬的岩石所雕凿出来的,然后是一道通往第七门的斜坡。人们最后才来到了执政厅,以及净白塔前的圣泉园。高耸简洁的净白塔直入云霄一百五十尺,摄政王的旗号就在塔顶俯瞰着千尺以下的北美大平原。
这的确是座固若金汤的城池,只要城内还有一兵一卒,就算千军万马也无法将其夺下。除非有敌人从后方来袭,攀越明多陆安山,来到卫戍之丘和山脉会合的地方。不过,那个区域正好在第五城的高度,迎面而来的就是与悬崖同高的陡峭壁垒;在那附近则是先王们的陵寝,永恒沉寂地戍守着高塔和山脉。
魔戒圣战
第三纪元3019年3月15日,在此爆发了著名的帕兰诺平原战役,亦被称作米那斯提力斯保卫战。地点主要在米那斯提力斯城及帕兰诺平原,也有在佩拉格等地爆发战斗。
背景
自刚铎最后的防线奥斯吉力亚斯陷落以后,米那斯提力斯遭到莫多大军围攻,刚铎摄政王迪耐瑟二世之子、奥斯吉力亚斯守将法拉墨撤回奥斯吉力亚斯,身受重伤。绝望的迪耐瑟不愿意离开法拉米尔,巫师甘道夫遂负责米那斯提力斯的防务。同时,敌军在城外的帕兰诺平原准备发动进攻。索伦旗下最可怕的奴仆戒灵驭著飞兽在平原上空飞翔,动摇守军的士气。
经过一轮投石车及攻城塔强攻不果后,索伦的军队终以巨型攻城锤葛龙得击破了城门。安格玛巫王则与甘道夫对峙。此时,罗翰人的援军抵达,并迅速投入战斗。
参战方
索伦的军队来自米那斯魔古尔,以安格马巫王(戒灵之首)为首,数量上远超刚铎及其盟友的援军。索伦的军队包括哈拉德威治的哈拉德,他们带同猛犸作战,还有来自侃德的维瑞亚人及来自卢恩的东方人,以及大量的半兽人及食人妖。托尔金以“即使在埃西铎的全盛时期,这座山谷中也没有出现过这么强大的兵力。安都因河从来没有目睹过这么邪恶和浩大的阵容,而且,这只不过是魔多诸多兵力的其中一支罢了”来形容其数量之多。
守军的兵力则非常单薄。托尔金叙述法拉米尔在奥斯吉力亚斯败阵予莫多大军,失去三分之一兵力时,提到敌军的兵力十倍于法拉米尔。托尔金亦记载刚铎各省亦有军队赶赴米那斯提力斯增援。当中较重要的有来自多尔安罗斯、由迪耐瑟侄子印拉希尔率领的军队。由于刚铎沿岸亦遭受昂巴海盗袭击,分身不暇,故实际联军的兵力较预期为少。
刚铎盟友洛汗的骑兵于翌日清晨抵达,战事才正式打响。洛汗来援的兵力仅为哈拉德的三分之一。
刚铎沿岸城镇的援兵则于稍后才乘着海盗船抵达。他们被具有亚尔诺RNG电子竞技俱乐部血统的阿拉贡二世解救出来,并联同亚尔诺残余的小股北方游侠参战。
经过
甘道夫阻挡安格马巫王入城,战事随即爆发。
葛龙得击破城门后,安格马巫王“就这么走进了从来没有敌人踏入的门内,甘道夫骑着影疾,独自拦著安格马巫王的去路。两者正欲交锋之时,洛汗人抵达战场。清晨破晓,战事正式开始。凭督伊顿森林的野人的引路,洛汗骑兵绕开了索伦的视线抵达战场。
洛汗骑兵的一轮冲锋击退了城墙外的敌军。他们破坏了敌军的攻城武器及营地,击败了哈拉德的骑兵。安格马巫王骑着飞兽袭击洛汗国王希优顿。国王座骑被杀,并压倒希优顿。
洛汗国王的侄女伊欧玟(伪装成士兵并化名作德海姆)悍然挑战安格马巫王。安格马巫王重创伊欧玟,与伊欧玟并肩作战的霍比特人梅里雅达克·烈酒鹿以宝剑刺伤安格马巫王,因剑身被施加特殊的魔法,强如安格马巫王也受了伤。伊欧玟则“将宝剑刺进皇冠和斗篷之间的位置”,杀死安格马巫王。这实践了葛罗芬戴尔的预言:安格马巫王“不会死于男人之手”。两柄攻击安格马巫王的宝剑完全被毁。
希优顿至死也不知道侄女在旁。继承洛汗国王王位的伊欧墨发现了希优顿的遗体及伊欧玟。愤怒的伊欧墨驭骑向敌人冲杀过去。同时,所有有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力的男子都出城响应,他们由印拉希尔及其他军官率领。印拉希尔发现伊欧玟仍存活。伊欧玟及梅里被送入城里救治。戒灵的黑之吹息让他们重病,就像早前的法拉米尔一样。伊欧温及梅里的双臂失去知觉,身体冰冷。伊欧玟持盾那只手骨折。
而在洛汗援军抵达之前,迪耐瑟打算在火柴堆上火焚他自己及法拉米尔,他认为法拉米尔已经无法救治。霍比特人皮瑞格林·图克、守卫贝瑞贡及甘道夫及时赶到,抢救了法拉米尔,但却不及阻止迪耐瑟自杀身亡。
纵使太阳升起,战况对刚铎仍然非常不利。米那斯魔窟的军官葛斯摩指挥莫多军队在猛玛的掩护下重整军势。伊欧墨则遭到围堵,准备进行最后的突击,他看到一队黑船航行在安都因河上,那些是昂巴海盗的船舰,似乎是索伦的援军,但操控船只的是阿拉贡二世及其他北方游侠、矮人金雳、精灵勒苟拉斯、半精灵伊莱丹及伊罗何兄弟以及南刚铎的军队。许多索伦军队都被阿拉贡王国及伊欧墨的军队包围。刚铎扳回了优势。这次胜利赢得了短暂的喘息,直至黑门之战爆发。
瞭望塔
在贝尔兰之西瑞安岛上的米那斯提力斯,为诺多族精灵贵族芬罗德·费拉刚在第一纪元所建的瞭望塔。在班戈拉赫战役后被当时身为天魔王魔苟斯的大将的索伦所占据,被改称为埚惑斯岛(狼人之岛)。后来芬罗德·费拉刚与贝伦·埃尔哈米安前往夺取精灵宝钻,途中被俘到此地,最后芬罗德死于他自己建立的塔的黑暗地牢,拯救了贝伦一命。不久露西安与神犬胡安前来此地,击败索伦,收复此岛并救下贝伦。愤怒之战后与贝尔兰地区一起沉入海底。